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所以说,中国的广大群众甚至是高层,经济、金融知识的匮乏是极端严重的,其结果就是很容易被宋流的歪理邪说蛊惑,长久以往,很容易形成一股否定改革、否定开放的逆流。
帽子戴的提高了,呵呵~~~
但是无论如何,通过权术来发家致富在中国是有长远历史的,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影响很深啊,结果就是中国人很容易接受以此价值观来评价世界的各种“理论”。
危机意识和理性认识总归还是要有的。可能言过其实,但唤起我们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这就可以了。
一个没有危机意识,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一味地认同市场的作用,可能有预想不到的后果。
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大作用,但不是万能的。
读书不能不能读死了。
实际上,政治和经济不会分家,这也是世界的常态。所谓的分开,只是我们研究认识这个世界和社会的方便而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4 20:42:14编辑过]
堂而皇之,登载于南方周末。
错误是正确的参照,正确也是错误的参照。
也许是中国人太缺乏新的意识,习惯于在自己的套路里走路,容许别人的声音正是中国人最缺乏的
更危险的是中国人缺乏事先探索的勇气,即使有,也是在外面的呼声下做出的,而且经常是效率低下的
如果你做的到为什么不积极创造呢,当然科学实用的办法不是说有就有的,讨论意识问题还不如求索技术上的解决办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25 12:36:16编辑过]
愿意在从不同的角度来看
我是教《国际金融》的,对宋的书很赞许。
大家也可以看看《伟大的博弈》,有很多佐证
宋书《货币战争》的社会价值大于学术价值
我还是很喜欢这本书,至少从另外一个角度让我认识了货币和货币的历史,也让我思考了央行独立性问题,特别是美联储,
易没有看这本书,凭什么评论它呢?
不管战争还是市场竞争,都是人和人的较量,人是有欲望讲权术的,所以阴谋论永远有市场。
次贷危机后,AIG的too big to fail,所以也不要讲什么制度约束,制度永远走在人们实践的后面,所以什么战争机制,经济竞争机制是你硬生生把他们分开的。
congress和federal reserve拿世界人民的钱财为危机买单,这些都是财富分配而不涉及财富制造,货币战争是金融书籍,自然讲分配了。
同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3 13:28:0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