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我国高校重点学科审批一直以来都是许多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的指挥棒。尽可能多地拥有重点学科,获得政策与资金的支持,是许多高校努力的方向。
熊丙奇曾指出,大学为评上重点学科,不按学科建设规律办事,而是急功近利,比较典型的就是花巨资引进所谓的领军人才,或者从其他高校挖来某个团队;另外,在评审中,不但公关评审专家、行政部门,还对学科建设进行包装,弄虚作假,在评审中并不鲜见。人才假引进、院士四处兼职,人才计划、成果申报中的跑、要现象都与此有关。”
——————其实,身在高校的我们都早已心知肚明,但国内的事就那样,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就是无法改变,利益集团掣肘、老人占位,权力过于集中、监督问责机制缺乏……原因太多,对于人治的中国,我们无法通过小修小补来解决这些教育和学术腐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