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新与战略管理
1350 0
2014-04-03

答:应该是两个概念。之前的左派学者们,要求彻底中国私有化,所谓的“公知”们,认为私有化才是中国的一条路,那么三中全会基本上把这条路,包括所谓的宪政改革,这样一条路,给彻底地回答清楚了——国有经济,国有体制,作为我们的执政基础,它的稳定的地位,进行了重新的阐述。所以呢,不再是所谓的“国退”,而是“国让”,让出一条道,但是在影响国家地位,决定国家在全球的安全、文化、经济、科技领域的重要角色的若干产业里面,必须发挥一定作用。尤其是,在政治形态对立、文化冲突、东西方冲突逐步转变为两种体制的冲突、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体制冲突的大背景下,简单的说,我们融入全球化,全球是平的这么一个概念,恐怕还是失之浅薄。所以我们不是简单的退,而是让。有些国家必须把它抓起来,而且抓得比以前还要好,像我们的防务,核工业。

华彩集团战略与管控问答之396: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答:国家安全委,不仅把之前有关国家安全上的分散的ZF职能集中在一起,与此形成投射和拓扑关系的是——国资当中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与国家地位密切相关的,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这就是“让”的成分。“让”里面是有些是有强化的,有些是要弱化的,有些是要把它疏松化,不能再织成一条网;那么随着下一步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决定性定位,在央企身上会得到最充分的表达,就是央企要成为产业进步、产业追求科技、产业要在国际上追求地位的一个领头羊,而不能成为利润的主体——央企少赚钱,民营经济大发展,必须成为一个全社会的共识。央企不仅要开始上缴红利,补充国家各种可能的不足,包括养老金的不足,体现它的全民性;更进一步的来说,央企还要弄明白,它本身是产业地位提高,中国融入全球化结构的产业组织者,而不是一个全产业链的侵蚀者、一个吞噬者、一个利润集结者,把这样一个角色转过来,那么,中国整个市场经济,特有的市场经济地位就得以确立,“国”、“民”的共存,央企的引领性地位,和各省市国资的地方基础性事业的支撑,和民营对于可市场化、可充分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种经济领域的充分的进入,和饱和化竞争,三者和谐共存,将是下一步所谓中国特有市场经济建设的一条主要的路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