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自进入我国以来,其发展步伐不断加快。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给外资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雷曼兄弟轰然倒地,富通、苏格兰皇家等陷入困境,摩根斯坦利、瑞银、花旗等的实力也受到了削弱。
根据银监会发布的2012年报,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规模和净利润占比均在下降。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状况并未出现年年攀高的良好态势,这与金融危机对外资银行母行的冲击有很大关系,许多外资银行总部选择缩减海外分支机构或裁撤区域机构,从而向本土回笼资金以减少集团整体的经营压力。

来自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的陶汝培2014年3月在汉斯期刊《财富涌现与流转》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详情请看原文)他在文中介绍,外资银行做出了在新环境下其经营策略的调整,包括加快分支机构和网点建设,丰富网点的功能;发展多元化的零售市场,积极推进中国本土化进程,更加充分利用当地的经营渠道和人力资源,运用贴近当地的营销方式,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同时,外资银行也在不断深化股权投资策略,逐渐由投资者向控股者转化,并且将参股相对容易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参股的重点和追逐的热点。

所有这些策略的调整为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这些策略也给中资银行以启示,只有强化品牌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发展创新金融产品,才能在当今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共谋发展。
阅读原文,请点击:http://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13206&utm_source=P2P&utm_campaign=papersubmission&utm_medium=0786
|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13206&utm_source=P2P&utm_campaign=papersubmission&utm_medium=07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