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5.吸引力存在的三种形式都是对万有引力的否定
2014.4.11
同电相聚、核力、电磁作用力是吸引力存在的基本形式,源于正负电荷同电相聚、对偶存在的物理属性。
同电相聚,才有电流存在、电子存在、相同偏电荷物质的聚集与核外电子共轭的存在,进而形成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同电相聚是对不同电荷、不同偏电荷物质的相对排斥,这种相对排斥可能是宇宙射线和暗物质形成的根本原因,因为形成原子的光子可能存在电中性光子、偏正电荷光子、偏负电荷光子三种形态,宇宙射线由偏电荷物质组成。
核外电子与质子的对偶关系说明正负电荷对偶存在,光子、原子、星系是正负电荷对偶存在的不同形态,正负电荷的对偶存在可能还有中微子等其他形态,正负电荷的对偶存在形成核力,核力的基本特征是正负电荷及偏电荷物质的相对聚集在不同电荷的质量与距离之间存在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形成的吸引力和排斥力为核力。所谓轨道力,即核外电子与系统内的星球遵循相对固定的轨道运行的现象是核力的表现形式之一。
正负电荷的对偶存在不但形成核力,还形成同时拥有正负电荷物质的磁极与电磁作用力,同极排斥、不同极吸引是电磁作用力的表现形式之一。
物质之间的所有吸引现象都与以上三种吸引力形式有关,与万有引力不符,都是对万有引力的否定,所以我认为万有引力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