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按:真实世界真精彩,请关注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今天大鱼带着大家关注一下中国经济发展与中美日三边关系。 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4月10日结束上任后的首次中国之行,“哈格尔感谢中国领导人的直言不讳”,这一标题来自美国国防部官网9日对于哈格尔中国行的总结文章。综合媒体4月11日报道,随着美国防长哈格尔(Chuck Hagel)上任后对中国的首次访问10日结束,世人眼中“异常复杂”的中美关系完成了又一场惹人注目的面对面交流。“令人意想不到的坦率真诚”、“两军高层极为罕见的正面交锋”,因为中美两军高层8日在会面时都说了硬话,多数国际媒体还停留在对中美激烈交锋的惊愕中。
大鱼不是军事专家,只是很想研究一下美中日这世界前三大经济体之间,存在这么非常密切的经济贸易联系,但是似乎战争的阴影仍然存在。把这个问题拓展一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但是中国周边的安全威胁并没有因为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自身经济的增长而得到改善。战争,似乎也是一个值得忧虑的问题。这让大鱼想起了两件旧事:其一,几年前,大鱼参加了国内一个研讨会,这场会议的参加者有研究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学者。会后的餐会上,一位军队背景的研究员非常愤怒的说到“就是你们这帮研究经济的软骨头,什么决策都考虑成本,哪有战争不死人的。。。”。大鱼当时年轻,听此言,只有愤愤然,理性和考虑成本不对吗?其二,去年秋天,大鱼随朋友去美国肯塔基州旅游,路上我们停车休息,在一个加油站里的便利店,偶遇一群美国大兵。当时因为买东西,最后交钱的时候排队,我前后都是那些美国大兵。大鱼182cm\90kg身形,在这群大兵中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我当时就想起了我们那些在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战士们,估计那个时候的他们的身体状况和饮食条件,肯定赶不上我们现在。他们那个时候,是怎么在搏斗。
大鱼思考着战争与经济关系的时候,正好看到了下面一组中越边境冲突的照片,我的泪点的确很低。建议胆小者或者泪点低的人,看到这里就可以关掉了。这是我们最近的一场的战争,我们下一场战争呢?怎么样的经济政策才能最大限度的带来和平,我想也是值得经济学者们思考的。
最后,向这些为了国家献身的英雄们致敬。
据战后有资料显示,在这场持续28天的边境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东西全线推进越南北部境内纵深30-50公里,最远达100公里。昆明军区后勤部编写的《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工作总结》,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广西、云南参战的解放军、支前民兵共牺牲6,954人,伤14,800多人;2月17日至2月27日击毙越军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击毙越军37,000人,预计越方总死亡人数超过80,000人。图为1986年7月末,老山战区连续降雨并形成洪水,解放军47军损失巨大。
一名解放军士兵牺牲前已头部负伤。
保障战地通讯畅通无阻,解放军通迅兵正冒着炮火在抢修电话线。
解放军13军111团九连五班的战友留影,图中最右侧的士兵在之后的战争中阵亡。
一位参加过中越战争的老兵曾经说过,“我们在这场战斗中活下的战士们,只有一个心愿就是默默无语准备着,为战友复仇。”“死者长已矣,存者仍战斗。”
一名解放军士兵身中两发越军的高机子弹,阵亡在战斗前线。
一名血染疆场的战士,他牺牲后,战友从他身上找到了他的证件。
一名解放军士兵正在给弹夹填满子弹。
战斗完毕,活着的战士正在搬运阵亡战友遗体。
阵亡在前线的解放军士兵。
解放军士兵正在清点阵亡的战友。
阵亡战士马占福,他的手指上还紧扣着手榴弹拉火环。
解放军攻占者阴山后,尸横遍野。
越南战争的真实全景,搏击后,阵地只能看到这种悲伤的场面。
解放军攻占越军军火库,弹药箱大多带有中国制造字样。
解放军士兵抢回阵亡战友遗体。
解放军前线士兵写下血书:人在阵地在。
战斗结束,解放军某连长与突击队员抱头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