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的股民都被休眠了? 新华社一篇文章《热情的股民都去哪儿了》最近颇引人吐槽。文章列出了一些数据,其中有一条,去年大约63%的账户都没有产生交易。按照这个数据,号称6000万散户的A股江湖,看来也就仅有大约2000万散户还在维持着相对活跃的交易。但这些近似“休眠”的账户,并不代表他们将来不会交易,只是因为深度套牢,或者难以把握市场节奏,而被迫自我休眠了。
当前的券商创利,几乎已经不指望那些散户们主动创造多少交易量或者新增多少开户数了,都朝着两融业务以及代理发行理财产品和新三板方向发展。前者意图是想把还在活跃的那部分客户用融资的方式让他们继续加大赌注,获取利差。我担心的是,如果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后者则是和其他金融机构共同争利。近期预披露的IPO公司中,4家券商中国泰君安赫然在目。联想到近来国泰君安突然从之前的坚定空头180度大转弯来个不遗余力地看多400点反弹,一些联想力丰富的人们不禁会心一笑。
我也一直在思考,牛市如何才能到来?想来想去,只有两个字:时间。中国经济真的很糟糕吗?IPO现在大量上是错误吗?中国经济在转型关键期,大量上IPO某种意义上也是为这个转型服务的。转型期必然面临阵痛,至少我不认为这是真的糟糕。想要有得,就必须有舍。而转型要成功就必须要资本市场支持。这是一个循环因果。
我相信一个结果: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一定会成功,蓝筹股最终也能实现真实价值以及市场定位。但这没有个10年左右的时间,是看不到最终结果的。我们都活在当下,所以理想主义尽量少说,还是来点实际的。
股市本周很糟糕,创业板走出创新高后调整以来的新低,中小板也差之毫厘,主板在蓝筹股稳定的情形下,表面上好看一些。换个说法就是“指数不跌,个股乱跌”。
机会总会在绝望的时候悄然出现,我不知道现在有人绝望没有,但今年一季度的A股活跃账户数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这本身就是非常直观的证据。策略建议上,继续维持上周建议。4月剩下的日子,主要是低吸为主,但需要控制仓位。投资方向上,本栏坚定不移地继续站队在创、小板队伍中。这是一个精彩的有无限可能的世界。既然经济要转型且一定要成功,那么未来的新世界,他们将最终与传统产业平分江山。目前这个地位(市值以及点位),还差得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