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外行 发表于 2014-4-29 21:39 
我解答你的疑问:
你太认真了,以为那人的研究还可取。
“人口饱和导致社会对天灾的承受能力很低,
天灾发生时农民战乱,此时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大提高,
统治者承担不了这样的成本,于是王朝垮台。”
我不认同您的观点。
明朝末期,宦臣当道,民不了生。
朱祁镇建立起来的宦官制度,导致了明朝后期多位不合适且极度愚蠢自私自利的太监当权,其中一宗大罪就是狂妄的受贿,下面的官要孝敬他们。官员为了供养起他们,不就是搜刮民脂么,也就是亚财政。
明朝的灭亡来自于内部,国乱后才有外患,自然灾害什么的,其实是个导火索,民已经搜刮不了了,再刮就要刮骨了,也只有逃或者反抗了。
清朝也是,后期的巨额赔偿已经支付不了这个国家机器的运转,归根结底还是财政上有了问题。
大概看了下亚财政的简介,无度的亚财政的结果是底层人民生活不下去,朝代更迭……
我想到了国富民富,国富民穷,国穷民富这几种治国之道,这三种类型对应的几个典型国家我们也心知肚明。
造反的目的不就是想要更好的生活,不要更惨淡的黑暗未来么。喝足吃饱穿暖,有各种保险了去后顾之忧,谁会想造反呢,而这种生活是亚财政的制度所带不来的。
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这部书不是胡诌,他是有一定深度的在考虑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