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039 4
2014-05-03
前段时间结识了两位德国柏林来的初中老师,与他们的几次谈话不得不反思一下我们中国的中学教育后来又上网查看了一下资料,当然我自己没有去过德国,反思的不成熟以及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教!

近年来德国也开始对传统教育体制有所改革,这个确实是这样,因为一个国家不能脱离世界的发展而完全的固步自封。

在德国今天的基础教育(也就是中小学教育)也是12年:

1--4年为小学教育,4年级完毕之后老师就会进行综合推荐,各州的学校也会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进行综合选拔,这个综合选拔以及综合推荐集中在这几点:1.小学4年的成绩,2.体育身体素质,3.特长方面,4.家庭背景(这个家庭背景不是就是官富二代,而是注重父母的教育文化程度,这点不用质疑,因为一个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路上父母的教育文化程度对孩子的潜移默化影响是非常大的)

5--9年为初中教育,小学成绩好的同学就会进入各州文理中学的初级阶段就读,成绩一般的会进入各州的实科中学学习,成绩差的就会进入预科学校或者叫做普通类中学就读,这五年的学习文理中学的孩子80%都能进入当地文理中学高中阶段就读,德国教育比较均衡,所以学生基本都是在选择在自己各州就读,但不是完全绝对,两位德国老师告诉我,这几年德国教育相对一些落后的地方家长会把孩子送来柏林就读,实科中学有20%的孩子能够进入文理中学的高中阶段就读,好的实科中学有30%,而预科学校的孩子只有几个人,甚至有的时候连一个都没有进入文理中学高中阶段,本来预科学校他们的文化教育课程就不是那么多。不能进入文理中学高中阶段就读的一部分进高职院校就读(这个高职就是我国的中专,主要就是培养高级技术人员),另一部分就是进入职业学校(主要集中于手工业,服务业,制造业,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门生存技能)。这几年某些州开始实行州立毕业会考。

10--12年为高中教育,高中教育比较辛苦,尤其现在来讲,11.12年级的学生一周也只休息Sunday一天,只有进入文理中学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才有资格进入大学学习

与德国老师的谈话和反思如下(主要是针对文理中学这种情况,因为这两位老师也是来自柏林的文理中学):

一,中国老师花费的无用功太多,张弛度太大

在德国老师每天上班的时间基本上是早上8点---12点,下午2点---6点,寒假会有2weeks (christmas),1月上旬就会开学,暑假基本上是5weeks,8月中旬就会开学。当然在德国没有过分集中的假日,每个人都是有着带薪年休假,不过老师因为有暑假所以平时不能享受这个。在德国老师非常重视平时作业的更改,在德国一个学期只有两场考试,期中与期末考试,考试综合成绩只有班主任辅导员知道,不会进行排名,学生私下可以打听到排名这些。两位德国老师说没想到你们中国考试太多了,小学考试都那样多,又是一个大量的阅卷工作。在德国不是没有晚自习,晚自习是针对住校生上的,也就是做作业,也有老师督促,尤其是初中,当然走读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在学校上晚自习。辅导老师不是专利的,而是从全校老师中抽调出来,抽调老师通常是资历较好老师,所有学生都可以在值班教室去请教老师问题,老师也必须给予解答。德国老师提出质疑为什么你们是全部的学生都要上晚自习呢,那其他老师留给的作业什么时候做啊?

反思:今年来我国的晚自习制度一直是社会的诟病,其实这几年的中学晚自习也就是什么月考,评讲试卷,让学生看书复习这些,根本没有学习什么新的知识,反而成了学校收费的一个理由?!就如同德国老师说的,一个晚自习就一个老师的课程其他的课程怎么办?而且你看看如果有晚自习的老师今天的压力是多么的大,而且动不动就是什么考试啊,排名啊,弄得老师也很紧张每次排名的变化什么的。而最为重视的我相信不是平时的作业而是考卷的书写。

二,德国非常重视学生的生活作息时间,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

在德国每天晚上10点就必须让学生离开教室,11点准时熄灯就寝,每天早上六点(除了某些特殊时间)会被生活老师赶出去到操场进行不低于半个小时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完全由自己安排,至于是否早读取决于学生自己。每天早上六点对走读生也开始开放,学校也提供澡堂尤其是夏天喜欢玩team game ball 的男生玩一个小时左右之后就去洗澡然后再去吃早饭。在德国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都必须体育成绩合格,而且升大学的在除了成绩这是第一个综合标准。

反思:我们中国的中学生素质不用说了,看看这几年大学生新生军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三,德国重视班主任辅导员的选拔

两位德国老师都比较年轻,所以都没有担任辅导员,他们告诉我,在他们现在所在的中学(分属两所不同的中学)担任班主任辅导员的基本是在30岁到40岁,而且要带了孩子之后才可以,因为太年轻没经验树立不了老师风范,年纪大了怕代沟太大,带了孩子吧更能体会这种为人情况。

反思:在中国说,给年轻老师锻炼的机会,可是太年轻的确就是没经验,尤其20出头的小伙子自己都还是童心,还有我们讲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是自己都没有孩子很难体会这种感觉。或者又说我们选拔比较有经验的老师担任班主任,但是只注重教学方面,而没有注重学生的心理方面,的确年龄是一个代沟。

四,德国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训

说真的,我和两位德国老师在交谈的时候汗颜。和我交流的时候用中文,和法国朋友英国朋友交流用英文,也能讲一些法文,而且现在还能听懂一些地方方言,他们都是过来进行对外汉语的交流也是进行世界比较文学的交流。其中有一位告诉我他去年还去到了英国参加一个夏令营活动,他们说年轻的老师每年都有着培训不是出国就是进入那些高端研究机构参观学习。

反思:我们老说重视学生的情况,可是老师的情况都不重视了,还谈什么重视教育业,本来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就还是在学习阶段或者我们说是扩大学习和深度学习,在中国学习基本就是走过场。他们这次有着半年的时间在中国进行世界比较文学的交流,我们中国也有着世界比较文学这个专业,可是我们中国的老师的语言能力怎样,不要说别人会两门外语,我们语文老师很多连英文都讲不好。

五,德国老师口中的中国学生Too tired

德国老师告诉我,不管是在holiday还是sunday都没有homework ,更没有老师参加有偿补课,他们是1月中旬到的中国,居然没想到你们中国过年都还在补课。因为在他们的国家不允许老师也不愿意。当然老师会给出一个复习指导计划,暑假吧,老师会罗列书籍给学生让学生就读,主要就是历史人物成长这些励志书籍,理科老师会编撰一些论文就是针对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论文(当然语言比较通俗,而且也只是告诉一个大概,尤其是在初中阶段).老师会鼓励学生多参加夏令营,多参加体育运动,尤其让学生必须学着做饭和洗衣服,告诫他们这是生存技能。老师不愿意是因为希望利用这段时间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而且也思考来年的教学工作。

反思:对80后不说,对现在的95后孩子那真是成绩越好的越再补课。说90后这一代的人怎样,老师呢,热衷于假期补课,自己都缺乏责任感有怎么要求学生,而现在的某些孩子都不会做饭洗衣服了,连一个人必须的生存技能都没有能有多么好?!

六,对德国没有高考这是一个严重的误读

在德国最后一学期,也就是高三的最后一学期文理高中的孩子会参加现在联邦德国组织的统一中学毕业会考(以前由各个州组织),会考科目比较多(德文,数理科学,历史,哲学,伦理都有所涉及),通过难度也比较大,每科都要求合格。 但是文理高中孩子的基础非常好加上学风师资所以80%的学生都能顺利的通过这个考试。成绩一旦下来之后毕业生根据自身的情况申请各个大学,大学会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综合选拔毕业生,60%的学生都能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但要申请国家重点大学重点学科也只有20%的人,尤其在重点大学还会有面试,主要就是口试,理科会有现场做实验。在德国大学没有一个官方的排名, 民间机构排名也不多,但只要多关注一下ZF每年的招聘以及科研机构的招聘就知道了。本科现在也是4年,80%的学生都能顺利毕业。



来源:经济学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5-3 20:44:40
先顶再看好习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 21:23:13
Thank you so much for sharing the knowledge with us.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German education system lies primarily with the states (Länder) while the federal government plays only a minor role. Optional Kindergarten (nursery school) education is provided for all children between two and six years of age, after which school attendance is compulsory.[1] The system varies throughout Germany because each state (Land) decides its own educational policies. Most children, however, first attend Grundschule from the age of six to ten.

In order to enter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as a rule, required to have passed the Abitur examination; since 2009, however, those with a Meisterbrief (master craftsman's diploma) have also been able to apply.[5][6] Those wishing to attend a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must, as a rule, have Abitur, Fachhochschulreife, or a Meisterbrief. Lacking those qualifications, pupils are eligible to enter a university or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if they can present additional proof that they will be able to keep up with their fellow students through a Begabtenprüfung or Hochbegabtenstudium (which is a test confirming excellence and above average intellectual ability).

First class of education produce first class of talents.
Thank you for the articl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4 13:57:17
关键还是个性化教育吧,互联网的长尾效应把个性化教育变成可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8 18:48:11
中国人口基数大,有自己的现实国情,高考中考很难,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楼主提到德国,它的国土面积和人口和中国根本不在意个数量级上,它只相当于中国的广东省,人家有资本玩这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