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899 0
2014-05-08
高科技竞争力话题之三:关于ZF推动与市场导向
新华网 (2002-02-02 14:53:22)

话题背景:中关村“店多成市”,张江靠“ZF聚焦”。中关村的始作俑者是一批“敢吃螃蟹”的科技人员,形成一定气候,ZF才加以规划;而张江一开始就是ZF规划的产物,ZF先搭舞台,再吸引唱戏的。如果说创业者是中关村之母的话,张江之父就是ZF。

  陈良宇(上海市代市长、张江高科技园区领导小组组长):上海的科技资源比较分散,不捏成拳头不行。所以开始上海市ZF要搞点“秦始皇”,统一意志,形成合力。1999年8月,上海决定“聚焦张江”,包括公交线路、地铁、要素市场、中介机构、大学分部、科研院所等全市的优势资源迅速向张江集结;所有部门都授权给张江,园区的事情在园区内就能解决。在ZF的推动下,张江已成为“不是特区的特区”。“聚焦”两年,各项经济指标超过张江开园8年的总和。

  张汝京(中芯国际总裁):我们“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项目堪称ZF推动的典范。这个项目一期投资超过15亿美元,起先找过许多城市,但最后花落张江。就是因为上海动作快,效率高,先立项,后审批。从打桩到投产,仅花了13个月。

  刘志华:ZF不管不行,管死了更不行。在这方面,中关村走过一点弯路。由于是自然形成,中关村的活力和自由度在全国无出其右;但由于规划滞后、管理疏漏,无序竞争的现象也影响了中关村的发展和形象。为了加强规范和管理,ZF直接介入,市里有“大管委”,区里有“小管委”,结果管得区内挪一根电线杆都要经过层层审批,束缚了企业的活力。去年6月,中关村改革管理体系,将园区管委会与核心区海淀园管委会合并,管委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园区人力资源配制、创业孵化环境、中介服务和社会服务体系、企业信用制度等建设上,营造适合于产业发展的市场化大环境。

  陆昊:我国目前仍处于计划向市场的转轨之中,所以ZF管理部门有必要整合一些重要资源,以推进区域重大产业化项目和产业基地的建设。即使是在非常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ZF的推进工作也各有不同。比如目前中关村地区的写字楼价格过高、供给不足,致使一些中小企业搬迁。如果还按照自然演进过程来建设中关村,落后的基础设施不会出现迅速扭转的局面,惟有集中力量大规模建设,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发展。

  王德禄(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市场化是中关村的天性,ZF行政干预过多,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企业的创造力。从近年中关村推出的一系列措施看,ZF管理机构的注意力已不再是企业而是环境,这应该是成熟市场体制下ZF的本质角色。

  陈良宇:建设高科技园区,发展高科技产业,ZF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园区规划、产业导向等方面要体现ZF意志,发挥ZF这只“有形的手”的重要作用;同时,又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配置资源、微观激活等方面的主导作用。“聚焦”的目标实现以后,ZF就要适当退后一步,让企业在既没有束缚也没有过多呵护的条件下,自力自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