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PPI或连续第26个月负增长 通货紧缩风险在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安排,4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数据)将于今天公布。根据多家机构预测,4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有望同比回落1.8%,较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这将是PPI连续第26个月的负增长。从目前来看,持续下滑的出厂价格已经导致工业企业利润出现了明显下滑。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从商务部公布的周频率生产资料价格走势看,4月前三周六大类生产资料细分指数环比涨跌互现。其中,能源产品环比约为-0.23%、橡胶产品环比约为-0.27%、农资产品环比约为-0.2%;与此相对,有色金属价格环比升1.0%、建材产品环比升为0.03%、轻工原料环比持平。依据以上六大分项指数的环比走势,初步预计4月当月PPI环比下降0.09个百分点左右,同时考虑到本月-1.20%的翘尾因素对PPI同比的小幅下拉影响,初步预计4月PPI同比降幅缩小至-1.8%。
中金公司分析师陈健恒认为,4月汇丰PMI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初值较3月显著回升,流通领域生产资料价格出现反弹,工业价格环比回升可能性大。他预计4月PPI同比增速或回升至-1.9%。在内外需求总体低迷的背景下,工业价格环比继续弱势的可能性大,不过由于二季度翘尾因素快速反弹,PPI同比增速有望实现快速回升,6月底升至-1%以上的可能性大。
方正证劵研报则认为今年PPI同比增速最低点已过,预计4月份PPI为-1.8%。但受制于过剩产能、需求难振以及企业产成品库存仍处消化期等因素制约,将会对PPI环比形成较大压力,预计二季度内还难看到PPI环比转为正增长状态,工业品通缩压力还将持续。
海通证券宏观债券首席分析师姜超认为,全面通货紧缩的风险正在增加。他说,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中的购进价格指数和产出价格指数双双回升,与近几周商务部生产资料价格企稳相匹配,PPI料将环比回升,但是CPI回落加速。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减指数仅为0.4%,如果4月CPI降至2%以下,则预示着二季度GDP平减指数或继续下降,全面通缩风险正在显著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