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点不大理解,希望同楼主多交流。
按我的理解,价格上涨和下跌都是缘于货币量的变化。“随着价格上涨,需要越来越多的货币量来代表它的存在”,是否陷入因果循环论的怪圈?
“在通货膨胀不断深化之下,货币量必定越来越显得短缺,不够用”,这是不是说,通货膨胀引起投资扩张,导致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增多,从而显得货币相对短缺。换句话说,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产品和劳务没有得到扩张,通胀就不一定引起通缩?
“比如,商品房在达到2万元平方的价位后,就达到了顶点,而在这个最高价格上,全部商品房包含着5万亿元的货币量,现在,商品房价格下跌了,每下跌10%,每平方就下降2千元,此时,5万亿元收缩为4.5万亿元。”在我看来,是货币先收缩了,才导致房价下跌,如果货币始终保持在5万亿,房价既不会上涨,也不会下跌。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需求量没发生变化。
实际上,社会需求总是不断在各种商品和劳务间流动的。如果总需求和货币供应总量(考虑货币流通速度后的)都没发生变化,通货膨胀也应该不会变化,这就是“通胀永远是货币现象”的意思吧。当然,这里所说的通胀不指CPI,而指社会真实通胀,GDP平减指数可能更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