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2510 1
2014-05-09
,《人民日报》刊发了专访刘世锦的文章,刘世锦表示,今年年初以来,终端需求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他称,经济增长超预期回落,实体经济压力进一步向金融体系传递,与房地产分化和产能过剩相关联的金融产品风险开始暴露,影响到市场预期。特别是“刚性兑付”惯例被打破,提升了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风险意识,银行对房地产、过剩产能行业的贷款更为谨慎,表外业务收缩。
  “对于难以直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企业而言,融资渠道收窄,资金压力加大,在影响经济增速的同时,触发更多风险点的可能性加大。”
  他同时也认为,当前经济运行与基本面所能支撑的潜在增速基本吻合,不宜因短期增速变化而对整个经济运行状态做出过于消极的估计。“随着房地产市场趋势性分化和调整过剩产能等,局部风险开始暴露,但只要处置得当,就不会演变为系统性风险。”
  在他看来,当前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压力主要表现为投资增速回落,在调结构、换机制的前提下,“稳投资”是实现全年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为此,需要特别关注并处理好稳增长与控风险、需求管理与推进改革之间的关系。
  就稳增长与控风险的关系而言,刘世锦表示,在潜在增速明显下降之后,维持过高的经济增长,必然会推动信贷规模进一步扩张,增加地方ZF债务,加大资产泡沫和财政金融风险;经济增速过低,尤其是短期增速过快下滑,将导致产能过剩进一步恶化,银行的不良率明显上升,则可能触发系统性风险。
  “因此,如何谨慎地将经济增速稳定在一个并不宽裕的合理区间,对控风险至关重要。”刘世锦说,针对经济的短期波动,特别是大幅波动,采取适宜的刺激措施是有必要的,但若没有调结构、换机制的配合,这类刺激措施有可能延缓甚至强化原有的增长方式。
  他建议,可优先启动需求侧、见效快的改革措施,可以在短期内起到扩需求、稳增长,对刺激政策发挥替代效应的作用,同时通过换机制、调结构,有助于培育中长期增长新动力。
  重点应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清理规范地方融资平台,推进地方ZF合规融资;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作用;积极化解局部风险;推动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治理产能过剩,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短期有利于稳增长,中长期有利于调结构、促转型的重大改革措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5-24 16:02:20
短期内起到扩需求、稳增长,时间长了就不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