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是指直接或通过某些媒介物质和纤维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而将纤维或其他基质染成一定颜色的有机物。染料机理简单说来是先将染料制成水溶液、有机溶液、悬浮液等染液,当染液对纤维进行染色时,染料分子通过吸附、扩散以及一系列其它化学或物理化学的作用,从染液转移到纤维等被染物上,使其着色。按照染料的应用性质可以将染料分为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活性染料、分散染料、硫化染料和缩聚染料等。
    图表1:染料分类与主要应用范围

    图表2:产业链(上游苯、硝酸-中间体-染料-下游印染布)

    全球染料市场在2000年被德司达、汽巴精化、克莱恩和约克夏四巨头占据,合计占世界染料市场的50%。2000年以后为降低人工成本,欧洲染料公司将产能大规模转向亚洲,促进了亚洲染料工业的发展。2012年,中国染料的产量达到77万吨,已经占世界染料产量的60%左右,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最大染料生产国的地位。
    传统的欧洲染料巨头在金融危机下主业的持续亏损甚至破产给予了中国染料龙头以整合良机。在行业产能向亚洲转移的大背景下,这种整合后的协同效应日益明显。浙江龙盛通过盛达国际和桦盛公司合计持有德司达控股62.43%的股权,闰土股份通过和子公司闰土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约克夏化工控股70%的股权。中国染料行业龙头公司通过对海外染料巨头的收购整合,将充分利用其在全球市场、品牌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竞争力。
    传统老牌染料龙头改变了经营策略,在生产和营销机构上分化重组,产品系列则向高档化发展,使得染料生产和营销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生产方面不再从事染料的化学合成,而是从中国或印度进口染料的粗品或染料的滤饼进行商品加工,然后出口商品染料。后续中国企业在稳定包括分散染料在内的基础大宗染料全球优势的同时,也会通过强强联合,不断开拓新技术和新产品。从方向上看,满足欧盟要求的环保和生态要求的高性能染料是产品发展方向,具体包括新型功能型分散染料及清洁生产工艺研究的开发、纺织印染用生态型分散染料的开发、以及禁用偶氮染料及其中间体代用品的研究及产业化等方面。同时国内染料龙头在做强主业基础上积极寻觅新业务增长点,未来通过不断并购完成精细化工品领域业务的延伸,有潜质成长为综合性的全球化工企业。
    染料行业因环保要求提高导致落后产能供给收缩,进一步加剧染料整合进程,使得行业供不应求。“十二五”化工行业环保发展目标要求做到三废回收利用和部分零排放。“十二五”期间化工行业一是提高高能耗、高污染、高环境风险行业的环境准入门槛,进行源头遏制;二是加大有毒、有害化学品淘汰力度;三是严格化学品环境管理,减少有毒污染物排放;四是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区域风险防控能力。
    染料价格仍处于上升通道,是染料行业是高污染行业,环保趋严下,大量中小企业迫于环保成本退出,供给端本身就是寡头垄断,自龙盛和闰土达成和解后,行业有序竞争的默契度空前高涨,加上龙盛手上握有40-50%分散染料的专利权(2019年到期),寡头控价能力大为增强;同样由于环保因素,染料中间体如H酸等价格暴涨到12万元/吨,不断上涨的中间体价格也从原料端支撑染料价格的上涨。
    同时下游印染行业快速洗牌,行业集中度迅速提升。各家企业分化严重,大型企业订单充裕。染料成本仅占下游印染成本的10%左右,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和龙头印染企业的话语权增强,有效的转移了染料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天拓咨询整理)
    图表3:印染布消费量和染料消费量高度相关(左图);印染布月度产量情况(右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