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4437 163
2014-05-25
1、取消一切形式的保送、保荐、加分制度,严格以高考、考研、考博的形式结合平时课程成绩录取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改革考试内容,避免偏题、怪题,重点考察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建议高考只考语数外,考研、考博只考英语、数学和专业课。各级入学考试都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考试四次,考生以最高成绩申请入学。

2、实行严进严出、严格淘汰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制度。取消本科生学位论文,但本科生必须要写学位论文才有资格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生和博士生教育合并为一,实行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即考博),通过资格考试的人才有资格申请博士论文写作资格,未通过者完成必要学分即可颁发硕士学位。

3、以追求真理为大学教育的最高原则,各种政治考量彻底退出大学教育,将大学校园彻底变成纯粹的象牙塔。大学教育不是职业培训,而是让大学生在一生之中拥有充分的时间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提炼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与同龄人进行货真价实的PK,与大学教师进行自由的思想交锋,尽可能地让每一个时代里最优秀的年轻人在人类历史的思想舞台上留下最精彩的学术印记。

4、真正地尊师重教,真正地实行教授治校。让每一个知识分子有尊严地活着,给他们体面的收入、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而不是一辈子跟在美国人后面熙熙攘攘,自卑得让人心酸,丢尽国人的脸。让每一个学生在大学里都能够自由地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个性,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学术之美,内心里充满对这个世界由衷的善意,而不是简单地将中国的大学变成一个个留学中转站,出去之后就拼命地妖魔化自己的国家。

5、对大学教师实行严格的TENURE TRACK制度,给予年青教师一个6到10年的考核期(那些以为两三年就可以搞出好东西出来的人,估计一辈子就从来没有接触过真正的学术)。考核合格之后,终身不再考核。伟大的思想都是自由意志的结晶,枷锁下没有高贵的灵魂。鼓励各个院校之间的师资自由流动。让知识分子们进行有格调、高品位的竞争,而不是为了一点点绳头小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斯文扫地。学术是不分国界、不分种族的,但学术是有时代性的。在21世纪,知识分子们所努力构建的精神世界只有一个统一的称谓:现代文明。

6、将中科院和社科院合并,不要人为地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割裂开来。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科学。各个学科发展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他是否成熟地运用数学。我国思想界之所以如此混乱,就是因为很多人文学者逻辑不清,误人子弟。中国的学生都被辩证法搞成了脑浆糊,对于基本的形式逻辑却无知得令人吃惊。

7、取消一切形式的国家级项目申请制度,科研经费按职称(讲师、副教授、教授)定岗分配,大额科研经费实行全国范围内的竞标制度。放松科研经费的过程管理,而是将考核的重点放到科研成果上。例如,同样是1百万的项目,项目A完成后,在财务上没有任何漏洞,但科研产出平平淡淡,而项目B完成后,财务上似乎不太严谨,但是科研产出很高;那么很明显,老百姓当然更希望得到项目B的结果。这里面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评价科研产出,在这上面花功夫才有意义。

8、取消一切形式的国家级评奖申请制度,将国家自然科学奖改为国家科学奖(即不再区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但可以分成几大学科)。模仿诺贝尔奖的评奖程序,评审过程与候选人没有任何关系,评审专家应当是国际范围内的一流专家。只有一流学者才能评价一流学者,其他人的评价都是扯淡。在学术界,特别是基础研究领域,你要么就是世界第一,要么就是NOTHING。

9、在任何形式的学术评价中,质量高于一切。学术评价要遵循“要么不评价,要评价就尽一切力量认认真真地评价”。只有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才能获得荣誉,质量一般的学术成果,只能用于职称评定,用于评奖只会让人笑话。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学术评价方法应当遵循字典式偏好:假设有资格进入评价范畴的学术论文可分为三个等级,那么首先按第一等级排名;第一等级的论文数量相当的情形下,再按看第二等级;在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都相当的情形下,再看第三等级。总之,评价一个人的学术水平,主要是看他的最高水准,就这么简单。

10、对学术腐败零容忍。反对一切形式的学术不端。各级部门建立专门的由享有国内或国际声誉的专家组成的学术道德委员会,拥有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最终裁决权。严重学术不端者淘汰出局,其他情形视情节轻重相应处罚。学术不端也包括学生的作业、考试舞弊行为。

11、改革导师负责制。导师对学生的论文写作只有建议权和评价权。原则上,对于学生的论文,导师只负责学术评价,只对学生独立完成论文提供必要的帮助。学生是否通过论文答辩、最终论文水平怎样,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要是觉得自己厉害,完全可以不需要导师指导,可自行向学术委员会申请答辩,答辩通过即可获得相应学位。导师也可以不必带学生,当好你的教授就可以了。注意,“教授”二字的内涵应当是指“高水平的专家、学术权威”,看看英文“Professor”的词根含义就清楚了。你的教授合不合格,与你带学生没有关系,与你的教学水平也没有关系,只取决于你的学术水平。那些说教授教书天经地义的人,简直就是扯淡。爱因斯坦如果不教书、不带学生,就不是合格的教授了吗???教授这两个字肯定是翻译过来的,且不能望文生义。大学生都是成年人,应当以自学为主。大学是一个竞争的舞台,是来让你PK的,学习只是PK过程的副产品。

欢迎大家拍砖,补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5-25 09:38:4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09:40:53
嗯 说得好,支持下。3、以追求真理为大学教育的最高原则,各种政治考量彻底退出大学教育,将大学校园彻底变成纯粹的象牙塔。大学教育不是职业培训,而是让大学生在一生之中拥有充分的时间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提炼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与同龄人进行货真价实的PK,与大学教师进行自由的思想交锋,尽可能地让每一个时代里最优秀的年轻人在人类历史的思想舞台上留下最精彩的学术印记。以此对比,我的大学真的白过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09:41:03
Chinese Gaokao(中国高考)又要弄笑话了。“大学入学考试”是什么,中国大陆都没有搞明白,教育司是什么都还高不定的部门,又要出台“高考改革”。要是这个政策出来,我猜测有几个重要的改变:1.大陆高考的生源越来越少,不是因为人数少,而是因为高考失去了向上的social ladder(社会通道),不读大学和去外面读大学的就多了。2.大都家庭普普通通的,都支持孩纸去香港参加SAT考试,考取美国更好的大学,甚至是在美国一般的大学,却能够PK北大和清华的大学。3.三本和民办可能就取消了,方便整合高等教育资源。4.技校越来越多,原来的“8级工”(技师)需要培养20年,中国大陆神奇的只需要培养2到三年,这是对于技术的玷污。5.正规的高等教育本科、硕士、博士大学,教学质量越来越不好,因为越来越重视理论,而忽视了技能和实践。我个人觉得这个政策很不好,中国大陆的教育,先是学习前苏联,接着是日本,下来是德国和法国,现在又在学习美国。试着问问中国教育部,你是一个什么部门?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科学研究和学术能力,是短短的几年就能够学习的吗?教育司愚蠢啊,大陆ZF犯傻。 【中国高考模式将改革:白领PK技工 晒晒钱途和前途】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日前透露,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09:43:27
哦,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09:48:14
JiaBinXu 发表于 2014-5-25 09:41
Chinese Gaokao(中国高考)又要弄笑话了。“大学入学考试”是什么,中国大陆都没有搞明白,教育司是什么都 ...
确实,现在的高考改革方向真的是误入歧途,根本看不到我国教育问题的本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