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ZF网消息】5月23日,“书香中国万里行·襄阳站”活动启动。“书香中国万里行”活动是由全国两百多家媒体共同组成的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围绕“书香中国”建设,开展的大型巡回新闻采访活动。通过深入采访、报道典型,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中国”,建设和谐社会。
阅读,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很私人、很个体化的事儿。个人读不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是个自由选择度非常高的事。但是,这么私人的事需要倡导吗?但对比一下世界各国的国民年平均阅读量,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中国国民的平均阅读量都很有些掉底子,这与中国当前的方方面面都不相称。如此有了“书香中国万里行”的活动来倡导全民阅读。
问题是如何倡导阅读。一直以来,我们在倡导读书时最忌讳和功利挂钩,把读书神圣化、脱俗化。“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凡此类的功利性读书,都是不提倡的。这一点却值得商榷。读书也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正常人只要有“行”,都“为”着种种不同的目的,而且,绝大多数的目的都和个人的功利挂钩。读书三层次,从累积、传播到创作,能把书读到高境界即创作层次的,起始时都是功利性的。莫言是为了吃饱饭,张爱玲是为了出名要趁早。世界上最爱读书的犹太人,当孩子出生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让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通过这一舔,让孩子对书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书是甜的。这也是功利性引导。
以功利来引导人们读书,实是因为功利性境界为多数人所共有。冯友兰“人生四境界说”,对此有着令人折服的剖析。人生四境界从低到高:最底一层为自然境界,是生物的人,只满足于最基本的吃穿住行物质需要即可。第二层功利境界,即满足以自我为中心而取舍的现实的人。这两层境界都不算高。更高的两境界,分别是为着社会大义的道德境界,还有最高一层——即为着整个宇宙和自然的天地境界。境界虽分高低,但高境界必得以低境界为基为阶。对读书来说,也是如此。想要达到读书的更高境界,即成为道德之贤士、天地之圣人,也就是我们都提倡的神圣化、脱俗化的读书,从一己之功利开始引导是必经之路。
不用担心读书人会永远沉迷于功利之中不自拔。读书如登山,只要开始了读书之路,个人所读之物,累积沉淀,必定会不断陶冶强健着个人的心魄,让他不自觉地向上,一路不停。也不要性急,巴望读书人一下子都成为贤人圣人,积跬步而千里,积小流成江海。我们倡导读书,正是因为相信书中有大智慧,那么我们更要相信这些大智慧终将不可估算的大力量,推动着我们走向人生的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