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应对美元不断贬值?
作者:吴宁
我们知道美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走低,这相当于美国人开动印钞机,向全世界转嫁经济危机。大量廉价的美元不断的流出美国,而源源不断的商品货物和各种珍贵和稀有的资产流回美国。
在这种情况下,受到损失或者说受到剥削最严重的是大量持有美元货币而没有立即进行消费的国家。当前最主要的恐怕就是中国了。这相当于中国人在给美国人打工,拼命的劳动、干活,生产用于消费的实物产品,以及出口大量的珍贵资源。换回来的却是,将来可以改善自己生活的一种承诺,而这种承诺则不断地在贬值。而美国人得到这些产品和资源,只需开动印钞机就可以了。
而中国人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却似乎显的束手无策。中国虽然在不断地使人民币升值,这当然也是一种应对方法,但这样必然导致大量的热钱流入中国,造成中国严重的通货膨胀。而采用从紧的货币政策来抑制国内的流动性过剩的同时,必然导致经济下滑和中小企业的生存困难。这相当于在无数中小企业极端缺少资金、等米下锅的情况下,把一大笔资金和货币冻结起来。这与中国大量囤积美元外汇,等着它不断贬值没有什么区别。
其实,人民币的有强烈的升值预期,对于中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而非是一种灾难。而是中国人自己作茧自缚,把这个难得的机会,变成政府自己难以应付的困难。
那么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应对措施呢?有!这就是中国人的一句老话,叫作: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其一是:中国人应对大量廉价的美元流入中国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想办法使大量的人民币流出国门,让“流动性”输出。使坚挺的人民币在某种程度上取代弱势的美元的部分作用,来缓解国内的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压力,换回中国人急需的资源、产品、技术和设备。同时也可以藏富于民。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尽快扩大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和使用人民币的范围。如香港、台湾、老挝、越南、北朝鲜、蒙古、俄罗斯、巴基斯坦、尼泊尔以及其他中亚和南亚国家。利用类似“自由行”的方法,放开中国人和外国人携带人民币出国的任何限制,放宽中国人携带产品和货物回国的条件,适当降低这些产品的海关税率,使人民币逐步成为地区性国际货币。
其二是:在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人民币有不断升值的预期的难得的机遇和条件下,模仿日本和美国的做法,在中国的对外援助和经济扩张中,尽可能使用人民币贷款,在国外甚至发达国家发行人民币债券,最好能在美国大量发行,这样就可以把美国人制造出来的“流动性”打回美国老家去。在中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对周边国家的贸易,当然也包括对美国的贸易中尽可能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当然这主要是指进口商品,因为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买主就是爷”。利用难得的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外国人对人民币的追捧,让人民币“出国观光”,在国外去“流动”。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国际上一种强势货币。
其三是:在美元不断贬值的国际条件下,采用原始的“以货易货”的方法来应对和保值。就是把美元换成有升值预期的资源性原材料、大宗商品或者期货储存起来,在需要美元时或者这些东西暴涨时随时可以抛出。同时,支持中国企业技术和高端产业生产能力的大规模引进,同时降低高技术产品、中国自己不能生产的各种产品和原材料的进口税率,来促进中国产业的升级换代。并逐步放开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国外收购由于西方国家经济不景气、股市暴跌和各种危机造成的明显廉价的资产,还可以利用这个过程,消除和弥补中国产业链中的弱势部分,完善中国的产业结构。把不断贬值的美元换成有价和有升值潜力的各种资产。
总之,中国应当充分利用,人民币有大幅升值的预期,而且是在人民币还没有充分升值,正在慢慢升值的过程中的这种难得的机遇。让强势的人民币走出国门,成为地区性国际货币。打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货币只是净流入不流出,给中国经济造成困难的尴尬局面。在美元不断流入的情况下,让人民币同比例的流出,来消除国内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并使中国向在国际金融上有影响的大国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