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1441 0
2014-05-30
陆奇是谁?这里有介绍:[专题系列] 神秘人陆奇:微软华人高管的窘境与破局

061ae0ef9576t6dpvqfQ.jpg
章泽天新身份是微软实习产品经理,她参与的首个项目是“小冰”聊天机器人。

5月27日下午,北京中关村西区丹棱街5号,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北楼。

必应中国首席研发总监景鲲、产品总监彭爽和实习产品经理章泽天,在讨论第二天就要公测的微软小冰的部分产品细节。

章泽天的新身份是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的实习产品经理,她在微软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Bing搜索团队下的“小冰”项目——一个在微信群里提供服务的聊天机器人。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在外界看起来概念并不新颖的项目,其实是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直接拍板决定的战略级试验。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负责此项目的首席开发总监景鲲向腾讯科技介绍,WP系统的语音助手Cortana和“小冰”都是根植于Bing搜索的大数据基础之上,Cortana在WP系统上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而“小冰”则是以低姿态进去其他公司的生态系统提供服务。如果从扎根中国本地市场的角度来看,“小冰”在中国的重要度甚至高于此前的微软语音助手Cortana。

在微软内部,“小冰”项目也被视为本地化战略上的一次创新,除了专门为中国区开发,把微软常规产品的30-36个月开发周期,缩减到6个月,还第一次尝试着让自己的服务主动更“接地气”,尝试从思维上打通年轻族群,“因为微信的用户群更加年轻化”。

于是,微软开始尝试联系具有互联网知名度90后们,在排除了大量无法融入微软研发模式的对象后,本不可能与微软发生联系的章泽天成为了团队的一员。用章泽天自己的话解释,她是从大学生的角度和去看“小冰”这个产品,然后再站在产品经理的角度再去完善大学生的想法,最后从“小冰”这个角度来去体现它。

事实上,除了章泽天,团队还有1名90后实习产品经理。两个90及数名80、70后产品经理共同支撑起了“小冰”在功能上的快速开发,并最终把小冰从冷冰冰的聊天机器人,塑造成了90后的“萌妹子”形象,用年轻人的聊天方式,活跃在无数个微信群内。

“小冰”出世

在架构重组之前,单独针对中国市场的“小冰”的出现在还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在微软应用与服务工程部门,过去被视为最重要市场的仅有美国和英国,在陆奇的坚持下,中国也成为了重要市场之一,原因就在于中国在互联网方面产生了一系列创新。

据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品牌及产品市场负责人李笛介绍,“小冰”的诞生源于2013年底他与景鲲关于“Bing网典”前端表现形式的一次脑爆。网典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知识集合搜索产品,将无数信息进行结构化整理之后,给聊天机器人的想法提供了基本支撑,让“小冰”的回答数量达到了1500万句。

确定了聊天机器人的方向后,一个十多人组成代号“社交助手”的新项目组在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诞生,2014年1月,陆奇见到了最早期的“小冰”,对于项目的方向给予肯定,认定了“小冰”在中国区将和Cortana一样作为Bing内容的前端展现方式。

随后团队成员再次增加,在4月份时陆奇看到了产品整个实际的运作过程,正式拍板立项,整个团队协调到了更多的资源,进入封闭开发状态。5月29日,“小冰”正式发布,整个项目时间不到半年。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速度,按照微软过去的习惯,一个产品的开发周期是花六到十个月去做,拿到各个OEM厂商和企业级客户对上一个版本产品的反馈,然后再来涉及下一个版本,通过若干个使用场景的调优和优化,做十八个月左右,调研十个月,开发18个月,测试8个月,每一个产品从设计到最后一共是30-36个月。

由此可见,“小冰”在微软内部更像是陆奇的一场试验,所承载的价值要远比聊天机器人大的多。

为什么是微信和章泽天?

“小冰”的另一个特点是开放性,微软的产品进入其他公司的生态体系内提供服务并不常见,在微软漫长的历史上,更多的情况是微软干脆重组一个生态体系与其他公司进行竞争。

对此,“小冰”项目组向腾讯科技表示,今天的微软变化很大,整个微软都在学习中国互联网的经验,其中就包括微信。其次尽管是加入腾讯的生态里,但依然是提供服务给最终用户,微软最怕的是没有用户和微软接触。

据悉,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小冰”在聊天中大部分情况都不会发出跳转链接,这也意味着“小冰”难以从微信上获得的用户进行转化及盈利。对此,李笛称,微信平台对微软来讲,是一个很大的用户群的接触和数据的来源,更大的价值时优化必应的数据结构和接触用户。

对微软而言,章泽天这样的知名90后加入,也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产品总监彭爽介绍,传统上微软bing的项目经理能控制的产品平台就是一个搜索网页,不管用户是男女老少最终显示的都是尽可能的清晰简洁其实是一个限制性条件非常大的工作。

但把搜索移植到微信这样一个平台内,会发现这是一个创新性的渠道,在微信群这个非这个网页之外的地方,除了专业性的答案外,还需要人性化的聊天模式,这就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加入,“我说出来的一句话永远不如章泽天更懂得如何贴近90后的语言风格”。

除了章泽天,团队还有另外1名90后实习产品经理,这些年轻人除了为“小冰”的拟人化提供意见外,也在独立为“小冰”开发新的技能。“冰机灵”就是章泽天的创意,这个群提醒功能和星座、天气等其他50多项技能共同实现了对“小冰”功能的梳理。

章泽天向腾讯科技表示,她是从大学生的角度去看“小冰”这个产品,然后站在产品经理的角度去完善大学生的想法,最后从“小冰”的角度来体现它。

据悉,未来章泽天也有可能加入到微软语音助手Cortana的中文版项目中。




我发过的部分帖子:

【压箱底系列】
【压箱底系列】最新能源衍生品教材:Quantitative Energy Finance (2014)
【压箱底系列】08金融危机必读:The End of Wall Street (2010)
【压箱底系列】08金融危机必读:House of Cards (2009)
【压箱底系列】08金融危机必读:More Mortgage Meltdown (2009)
【压箱底系列】揭秘全球对冲基金业史上最大破产案内幕:Hedge Hogs (2013)

【压箱底系列】美国前财长盖特纳回忆录《压力测试》(Geithner: Stress Test)免费
【压箱底系列】指数投资新发现 The Fundamental Index: A Better Way to Invest
【压箱底系列】行为金融与投资相结合的经典:The Behavior Gap (2012)
【压箱底系列】经典投资入门书:The Neatest Little Guide to Stock Market Investing
【压箱底系列】经典高频交易(High Frequency Trading)入门书:暗池 (Dark Pools)
【压箱底系列】国际经济大牛Barry Eichengreen英语原版书:Capital Flows and Crises
【压箱底系列】最经典金融入门书: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 (2011)
【压箱底系列】最新高频交易畅销书《Flash Boys》免费!高频交易背景资料 持续更新!
【压箱底系列】经典随机矩阵理论入门书:Random Matrices (Mehta, 3rd edition)
【压箱底系列】经典随机矩阵理论入门书:An Introduction to Random Matrices
【压箱底系列】经典大数据入门书 Uncharted: Big Data as a Lens on Human Culture
【压箱底系列】最经典投资入门书:Common Sense on Mutual Funds, John Bogle (2010)

[专题系列]
[原创] 浅析动量因子(附带Matlab/SAS程序及经典文献85篇,全部免费)
[专题系列] Energy Derivatives Pricing (能源衍生品定价介绍,27篇文献,全部免费)
[专题系列] 福布斯杂志(Forbes)揭秘世界知名对冲基金AQR制胜交易策略!附带29篇文献

[专题系列] 诺奖得主Robert Shiller:人们买房时考虑些什么?

[专题系列] 神秘人陆奇:微软华人高管的窘境与破局

[专题系列] 美知名杂志《名利场》独家披露:苹果vs.三星-智能手机专利之争细节!

[专题系列] 有效市场假设(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一场伟大的分歧!
[专题系列] 金融学大牛John Campbell:Empirical Asset Pricing 附带10篇经典文献
[专题系列] 金融危机后,通胀目标(Inflation Targeting)是否仍然可行?
[专题系列] 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策略(Exit Strategy) 权威报告!
[专题系列] The Price of Political Uncertainty (附最新文献4篇)
[专题系列] 回测过程中的过度拟合问题 (backtest overfitting,附最新文献2篇)

[专题系列] 做计量的朋友们,你们的标准误差(standard error)算对了吗?(附程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