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资深投行人士,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师从大英帝国史与全球史名家。工作经历包括务农做工,职业生涯主要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领域。喜爱收藏与写作,曾出版《京华遗韵》,展现西方人版画描绘的帝都老北京。
资本流动,流淌的就是人类的智慧。不管资本流到那里,都离不开实体经济,离不开贸易与人群,离不开政治与民族的较斗,也离不开文化、意识和文明的传播
有许多案例证明,正是私募基金改变了企业的命运,扶它们上路腾飞。一家大的私募股权基金,可能同时拥有几十个行业的龙头公司,所以能够对全国以至全世界的经济走势,做出比投资银行的经济学家还要完美的推断
大规模金融机构最大的风险,一言以避之,就是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一旦ZF出手救助,又会引出用赋税人的钱填补投机损失的“道德风险”
财富的积累,市场的脱媒,技术的冲击,信息的共享,把昔日高大上的金融改造成了各类产品的大卖场
银行的“客户文化”如何日益蜕变成冷血的“自我服务”?市场的变化与竞争是进步的起点, 但是,核心价值观的偏离也会从那里悄悄启程
资本金规模、人力资源、公司文化、所有制机制、改革的激进共同发力,冲垮了金融城几百年来自家的院墙;美国式的金融业监管占据了传统自律的道德高地
如何打破金融巨头的垄断,防止赢者通吃,使普通人能公平占有金融资源,这些问题随时代变迁,不断引起新的争议
是格老曾经滥用了货币创造的权力,疏于监管;还是市场滥用了监管体系的信任,疏于自律?亦或是误判加贪婪,捅出市场巅覆性危机的风云突变?
一个电话就能找到正确的人,一个电话就能够解决任何问题。在伦敦与纽约之外,更多的城市里出现了中心商务区与金融区,在这些城市的高楼大厦的某间办公室坐一坐,精英们就可能找到解决难题的思路与途径
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银行开始,共产党领导的银行就不信什么金银本位制,也从未挖地建过什么大金库。人们无所忧虑,信心就来自人民ZF和人民银行具有强大的物资调运能力
1948年8月,蒋介石领导了一场对通货膨胀的反击战,但蒋经国的“打虎”变成了70天的“骑虎难下”。这并不是“改革派”与物价和法币的较量,而是与金融特权和贪腐势力的一次对搏
今天,记得凯恩斯和怀特争吵的人可能不会太多,但凯恩斯和哈耶克还在我们的耳边争辩个不停,激烈程度或许不减当年
链接地址:http://opinion.caixin.com/lihong_zeld/
卤煮吐槽:觉得本信息不错的坛友请给个赞。另外版主要努力啊。貌似版面有点冷清。。。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