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公共经济学
7927 3
2008-04-17

根据萨缪尔森对公共产品的定义,公共产品应该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这是指人们在消费公共产品时,无法排除他人同时也消费该产品,或者排除在技术上可行,但费用过于昂贵而使得排除没有意义,从而实际上也是非排他的。

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

从这两个角度分析,不管社会成员有没有付出代价,只要生活陷于困境、无法维持生活了就有权利享受社会救助的权利,因此,具有非排他性;但是,社会救助的成本却会随着贫困人群的增加而增加,多一个贫困者的边际成本并不为零,因此,不具有非竞争性。

社会救助只具有公共产品的一个特征,还属于纯公共产品吗?

还是有其他的理论基础做支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4-18 23:24:00

个人感觉,不是纯公共产品。目前的公共产品定义中,国防应该可以视为符合纯公共产品定义的。

社会救助,就非排他性讲,“社会救助”有对象界定的,符合严格条件的人才能够纳入救助范畴;就非竞争性讲,个人觉得其受益是竞争的,社会救助对象,面对一定量的资金、救助服务,随着受益人的增多,每个人受益量应该是下降的。

另外从供给看,社会救助不仅仅是政府在做,很多的社会组织等等会对社会救助有一定的贡献。

我感觉社会救助应该是准公共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7 15:45:08
社会救助肯定不是纯公共品,属于公共资源,具有非排他性、不具有非竞争性。社会救助的主体很多,对于ZF的低保制度本身可以认为是纯公共品(制度本身而言),每个人都可以适用该制度并且一旦制定实行并不会产生多余的成本(理想情况下)。同时救助制度是自动稳定器的一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3 17:13:30
应该不是吧!用三个特征衡量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