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488 1
2008-04-20

一、“棋赛”之前的剑拔弩张

 

这个春天颇不宁静。

针对北京奥运圣火在巴黎的遭遇和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嘲讽,中国境内外一些华人网民发起一场抵制法国货的行动,中国舆论也形成了一股空前的反西方媒体和政客的浪潮。从4月9日开始的“抵制法国货”行动受到众多华人网民的声援,现在只要在中文搜索引擎输入“抵制法国”四个汉字,便会出现这样的标题:“中国网民号召抵制家乐福”、“从现在开始,不开标致车,不用法国香水,不吃法国大餐”、“起来,脱掉你身上的LV”等等。奥运政治的硝烟,不经意间从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的故里法兰西,延烧回第一次举办奥运会的古老中国。

强烈抵制与反对抵制,成为愤青爱国与理性爱国的代表观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中国各大小门户网站、社区、博客、论坛已淹没在一片强烈的爱国情绪之中。一直逼仄得很的话语空间,被英法对北京奥运圣火的侮辱点燃了导火索,终在网络找到了抒发愤怒和抗议的火山口。稍为理性的思考一出声,谩骂和侮辱就象臭鸡蛋一样四面袭来。抵制就是爱国,不赞成抵制就是现行汉奸。简单的二元判断,成了愤青区分敌我的辨识器。

14日,贺延光博客发表文章《我不赞成抵制家乐福》,被推荐到博联社网站头条,并迅速被各大论坛转载。15日,白岩松在搜狐发表评论《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16日,我在凤凰网观察家专栏发表头条评论《做大国公民,从胸怀到言行》,后被《联合早报》全文转载。这些理性发表观点的文章,都无一例外地都收获了一箩筐网友的激烈批评乃至恶言谩骂。一个留美归国的著名政论家在看了我博文里愤青那些极为粗俗恶毒的留言和跟帖,深深叹惋,欲哭无泪。他说:“在某个角度,中国教育是成功的;在另外一个角度,我们的教育仍然是失败的。表达爱国情感,毋庸置疑。但因此就侮辱不同见解的同胞,并用如此低俗的言语,实在不该!某些愤青,简直就是一群没大脑没教养的蠢才。”

周四深夜,中国官媒新华社发表文章,引导“以理性态度表达爱国情感”。文章引述专家及网民,表示应以更理智、务实、成熟的态度来响应号召抵制法国商品特别是法资企业家乐福超市的声音。对于少数人的挑衅和不友好的言论,更应以有理有节的态度回击,让世界人民了解真相。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把自己的事情办好》的署名评论文章,号召全国人民将爱国热情转化为爱国行动。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被反华势力的“噪音”所干扰,更能体现一个崛起大国公民的包容与修养,更能反衬出那些有不良用心的“破坏”分子的卑劣与低俗,也更能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人民的坚韧、善良和伟大。

在中国官媒传达清晰立场后,广大网民虽言论汹涌,但行动已趋谨慎,愤青的爱国情绪也渐渐回归理性。

 

二、圣火风波,大国博弈的一着棋

 

圣火风波,映照出大国博弈的刀光剑影。北京奥运圣火在英法受阻杯葛,反映了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的一贯偏见、歧视和敌意。随着世界政治版图的变更以及价值观念的迁移,以政治制度为考量的外交理念和规则,虽然仍存在于大国关系之间,但这种大国博弈方式和规则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弱化,随之而来的是核心价值观逐渐发展为大国博弈的新支点。

大国博弈由政治制度为中心向以核心价值观为支点迁移,是世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一般来说,大国博弈无非三种形式:政治博弈、利益博弈、价值观博弈。三种博弈大多情况下结合在一起,但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有所侧重。冷战时期,经济利益和价值观的博弈都结合于政治博弈之中,要视政治博弈马首是瞻。即两大政治集团的对峙,导致了大国结盟与斗争,首先着眼的是政治制度,其次是经济利益和价值观。二战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就是以国家政治制度来确定是否进入美国援助范围。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地缘政治出现了淡化趋势。时至今日,政治制度博弈虽未消失于大国博弈的范围,但一系列概念已然淡出大国博弈的话语体系。

认定核心价值观正在成为调整大国关系的新支点,也可以从欧洲反对美国奉行单边主义,积极倡导世界多极化的行为中认识。由于冷战后原有的评判世界、区分国家或国家集团关系准则的变化,世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再加上世界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借用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的话说:“世事多变,就像在飞驶的列车里观察窗外飞速变化的景象一样。”这种情况下,如不能产生出大国博弈的新支点,世界发展必将失去方向感,必将变得飘忽不定,甚至是紊乱。缘此,不完全以政治制度马首是瞻,而是结合乃至凸显核心价值观的调节、规范和引导大国关系的新游戏规则,便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

大国博弈,需要寻找攻击对方的工具,价值观博弈也是如此。以达赖喇嘛为代表的藏独分子主张所谓的自由、独立,恰逢其时地迎合了西方大国的价值观博弈需要,也必然受到西方国家超乎寻常的欢迎和厚待。从达赖获得西方多个国家60余个荣誉头衔,到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从德国总理默克尔不顾中国的一再交涉和反对,在柏林总理府公然接见了达赖,到今天巴黎市政府不顾中国抗议,授予达赖喇嘛荣誉市民称号,达赖已经成为捏在西方反华势力手中一张价值观博弈的好牌。我们冷眼旁观,达赖获得的所有荣誉,不是源于他对人类自由民主和平的贡献,而是西方国家为了使这张价值观博弈牌打得更响,而必须戴上更多以普世价值为旗号的炫目光环。从而使达赖这张牌打得越来越顺手,越来越有破坏力。

达赖喇嘛近来一系列言行与西方一些人挑起的一波波针对中国的反华浪潮,自然也就精准合拍。笑得迷人、干得害人的达赖,随着西方反华节奏翩翩起舞,四处窜访,频频制造事端。达赖集团从示威、到暴力、到打砸抢烧,甚至扬言要使用人体炸弹,步步升级,象本拉登一样走向恐怖的不归路。我们审视达赖大半生,不难发现,他在这个世界做过的“贡献”,除了四处反华制造麻烦,就是梦想恢复早已被现代政治文明所唾弃的政教合一,欲兼西藏教皇与土皇帝于一身,让万恶的农奴制借尸还魂。为什么本拉登被西方国家天价通缉,而同样指挥西藏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达赖,却被西方当作无辜天使呢?为什么西方城市发生骚乱,那是挑战社会秩序的违法事件;而中国城市(如西藏)发生骚乱,就被描绘成追求自由、民主和人权的抗争行动呢?这就是西方势力把价值观博弈放在首位的必然逻辑。而这种逻辑,与强盗逻辑毫无二致。

国际上的种种外交纷争,从不是什么“吊民伐罪”、“以至道伐无道”,而是现实主义的国际政治博弈。在外交的背后,起决定作用的是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只不过是可以选择的伪装罢了,而成功的外交家莫不是披着理想主义的外衣而行现实主义之实。在这一点上,黎塞留、俾斯麦、基辛格可谓一脉相承。而在外交背后,其支撑力量即在于一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往往外交加军事要比单纯的军事行动事半功倍。所以强国强军是中国在大国博弈中立于不败的必然选择。

大国博弈,正像一场永不消停的政治棋类大赛;北京奥运圣火风波,只是大国博弈的一着棋。最后的胜者,只属于有远见、有谋略、有风范和有超强实力的国家。

 

三、以围棋思维,智胜大国博弈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和所处时代背景,每每受到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国家、国家集团和各种政治势力都难免想利用奥林匹克达到其政治目的。为民族、为国家利益服务并希望通过奥运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成为大多数奥运举办国和参加国的目的与理想,这与国际政治理论中的“软权力论”相吻合。奥运会是在同一规则下的实力竞赛,在现代社会越来越超越体育,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和国家实力的符号。现代国际关系史中的重大事件无不反映、折射或透视和聚焦到奥运舞台上。国际政治博弈中的对手不约而同地把奥运当成了一个舞台。奥运,也就不可避免成为大国博弈的一盘棋。虽有风平浪静,更多的却是暗潮涌流,四伏危机。如何博弈制胜,考验着我们中国人的胸襟、智慧和能力。

世事变更,政治格局在变,大国博弈的制胜之道也在变。倘若,国人的思维如果还停留在冷战时期,甚至还禁锢局限在更早的世纪,拿抗日战争或毛泽东时代的战略观念来放眼世界,刻舟求剑,以为靠抵制和愤怒就能挽回一局,那就未免有些近视、有些简单和幼稚了。我认为,应该用不同战略思维来应对不同时期的政治博弈。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一致抗战,我们需要一种“军旗思维”。“军旗思维”奉行杀敌至上的哲学,征战沙场,杀伐决断,纵横千里,无所畏惧,深入敌阵,直至旗开得胜。“军旗思维”需要壁垒分明,统一战线,以勇制胜。在此时期,所有妥协、不抵抗和投降,都是汉奸。

从建国以后到冷战结束之前,我们在西方列强封锁围堵和苏俄反目成仇的国际环境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我们需要一种“象棋思维”。高手下棋看五步,凡人只贪眼前兵。高手不圄于一子之得失,把眼光放在最后的胜利上。高手善于下弃子入局的险棋,以险制胜,令敌手防不胜防。高手下象棋重视用兵,小兵过河连成一片,可抵千军万马。毛泽东在国内政治和外交舞台的胜利,莫不得益于此。

无论军旗、象棋,其思维都是赤裸裸的斗争哲学,最高目的就是“致对手死地而后快”。棋逢对手,会愈战愈精,愈战愈猛。在此哲学下,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象棋的国度等级森严,子子行走都得循规蹈矩,不能越雷池一步。有人说,象棋近儒,围棋似道,象棋寓人事,围棋蕴天机。

迈入21世纪,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大国博弈依然不变。在此态势下,中国提出共创和谐世界的口号,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再有歼灭敌人的僵化思维,而应该及时代之以“围棋思维”,调整你死我活的斗争思维,根据西方价值观博弈的新动向,积极布局,重在取势。

围棋特性完全符合现代民主宪政的理念。其黑子、白子都一律平等,没有等级之别,没有自己的特殊地位。单个的子无足轻重;一切得看这一子在全盘棋局中的地位,看它和其它子的关联而定。围棋没有固定的攻击目标,只要能在棋盘上任何一处夺取地盘就行。这与当今大国价值观博弈的政治生态,何其惊人一致。

围棋不以你死我活为目的和手段,即便下到最后也是双方共存,你有你的地盘我有我的地盘,地盘的大小只代表其智慧和文明的程度,能者多劳的理念使资源得到最充分最合理的分配。其实围棋从生存角度来说没有胜负,是和谐共存关系。围棋游戏的胜负只是人为规定而已。“围棋思维”反映出中华民族文明的精髓,一句古诗写得最贴切: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治疆岭,岂在多杀伤?

 

四、不争一着之先,但谋全盘之势

 

围棋中交战双方要想完全杀死对方是不可能的,所以圈地成为围棋最重要的主旨。围棋的棋子没有身份贵贱之分,每一个棋子都服从于大局,任何一枚棋子死亡都不会对全局有根本性的动摇,真正影响全局的,不在于你与对方谁杀死的棋子多,而是看谁的目数——也就是占领的地方多。所以在围棋中,一切都以扩张底盘为根本,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舍小就大,可以弃子取地,围棋的思路根本就是一种势与地的综合权衡,而最终落实到地上。由此观之,“围棋思维”也是当今世界地缘政治的制胜圭皋。

以愤青们一贯打打杀杀、谩骂蛮横的军旗做派,不冷静,少谋略,怎能在新世纪的大国博弈中取胜呢?理性,是大国博弈所最需要的冷静心态,也是“围棋思维”的核心。冷静得不能再冷静,老成得不能再老成,精确得不能再精确,这三种素质成就了李昌镐所向披靡的围棋神话。大国博弈,也就需要冷静与精准,就需要以开放、前瞻的思维,去从容应对一切危机。大国博弈是理性和理性之间的对决,是实力与实力的较量。决定胜负的关键就在于各自的失误,失误越少,判断越精准,胜利的把握越大。要善于利用对手的缺点和失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果我们此时不深谋远虑,只一味地为了抒发爱国情感,把怒气出在法国商品,岂不犯了“小不忍则乱大谋”之忌?

围棋制胜之道,不争一着之先,但谋全盘之势。北京奥运圣火在英法受辱,深深伤害中国人的民族感情。这是英法对全世界奥林匹克精神的践踏,而不仅仅是侮辱中华民族的尊严。我们一定要在在联合国、在国际奥委会等更光明正大的场合,理直气壮去追究他们的罪恶行径,而不是仅仅靠抵制法货来表达愤怒和爱国情感。因为这样做,就会把法国杯葛北京奥运圣火的丑恶行径,从与世界奥林匹克精神为敌,降低为与中国为敌,变成了中国与法国的两国对垒博弈,变成两个国家民族主义者的互相复仇。我们应该谋全盘之势,争取全世界更多国家和人民对北京奥运的支持,共同谴责法国和其他西方反华势力杯葛北京奥运的恶行。英法杯葛奥运圣火的传递,不仅仅是冒犯中国尊严,更是践踏属于全人类的奥运会尊严。

“围棋思维”既要善于“进去”,又要善于“出来”。围得最大,围得最多,这才是大国博弈一刻不忘的目标。我们举办的北京奥运圣火,传递着对世界各国的热情和友谊,展现中华历史文化的辉煌、展示改革开放的成就、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这就是一种“进去”的策略。从举办一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奥运会,到确保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体育盛会,以平常心办奥运,自觉摈弃体育之外的许多承载,表明我们政府思考更趋于理性与成熟,这就是一种“出来”的策略。对西方政要,邀请是我们的热情,不来是他们的选择。来与不来,我们都积极行动,扎扎实实做好每项工作,照样成功圆满地举办。这就是一种“能进能出”的策略。

“围棋思维”要善于“围空”,更要善于“造势”。我们要穷尽一切法理与文明范围之内的手段,去“围空”所有西方反华分子和藏独分子;同时,我们也要采取一起必要措施,揭穿西方媒体以及一切反华势力的谎言和阴谋,让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西藏,了解真实的中国,让绝大多数国家政府和人民站在和平正义一边。

象棋中的弃子,是一种智慧。围棋的弃子是一种智勇双全。围棋的弃子更加壮烈,有时禅精竭虑走了十几手,为了大局不得不弃掉。围棋如果没有弃子的思维,那损失将是无穷的。舍得,有舍才有得。弃子争先,才是真正懂得了围棋。理性爱国,体现的就是智勇双全的弃子谋略,看似忍让,实则志在更多进取。

围棋还有一种战术,叫“打入”,目的在于破对方空或阵式。我认为与其在自个家里搞抵制运动,不如到强盗家里去伸张正义。抵制家乐福之类的老套战术,已不适合世界经济一体化下的大国博弈。刚刚举行的巴黎4·19华人数万人反藏独挺奥运的大集会,不仅向法国佬表达中华民族威武不屈、团结同心的精神,更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尊崇和维护,是非常有效的“打入”战法,必将得到全世界正义力量的声援和支持。我希望大家为如何“打入”西方反华势力的老巢,多出新招狠招,以西方之手法有力反击西方。让自己的家园更多祥和气氛,迎接属于全人类的体育盛会。

智慧永远比唾沫珍贵。

 

五、居高声自远,德隆四海服

 

一个棋手之所以成为棋圣,必有其超凡的悟性,必敢走前人所未走之着;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必有其执著的理想,敢闯前人所未走之路;一个国家之所以能成为大国,必有其开放、包容、自信与自强的大国风范,必有团结、理性、智慧与勇气的大国公民,敢探索人类历史从未走过的崛起之路。

诚如《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指出,对我们而言,最需要做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爱国热情凝聚成社会稳定、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共同意志,汇聚在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事业里。不管遇到怎样的艰难困扰,我们都要更加坚定地走向世界,广泛汲取人类文明的所有营养;不管世界如何风云变幻,我们都要更加坚定地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章同时大力倡导“树立大国风范”。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只有树立大国风范,涵养大国心态,才能赢得世界更多国家和人民的信赖和尊崇,才能把握世界的规则,并参与规则的制定。从本质上说,影响人类发展走向的最重要的规则不是技术标准,而是价值观。因此,我们参与制定规则一定要关注核心价值观的走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要保证我们和平发展的理念真正让世界读懂,就必须将代表人类文明走向的核心价值观,传播到世界,汇入世界主流价值观之中,参与互动,努力影响其走向。我们讲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其实核心价值观就是软实力,外部形态就是一个国家的风范以及国民的素养。

所以,当我们昭示世界,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是与其他民族所理解的与世界文明走向相一致的价值判断,既可避免因误读而导致中国与世界的摩擦,同时也有利于校正本国的处理国际事务所秉承的原则和理念。道理不难理解,就单个人来说,所持的观点可以不断改变,但处事的原则不能变,一个人拥有了不移不易的原则,清晰的人格形象才能产生出来。从国家和民族的层面看问题,有了不移不易的核心价值观,与世界相处就有了原则和标准,自身国格形象才能脱颖而出。倘若不是这样,当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了永恒的价值追求,在处理与他国、他民族事务时没有基本的原则,仅仅以一时的利益需求和好恶为着眼点,为取舍标准,甚至出现极端民族主义,将很难得到世界的尊重。这一点相对于和平发展的大国更显重要。
  

今天的中国已经融入世界,并且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世界,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在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下,以更宽广的视野和胸怀,担负起大国应有的责任,而任何“大国小民”式的思维和行为都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是一种伤害。

抵制家乐福,只能棋胜一着;只有树立大国风范,才能全盘皆赢。奥运政治这盘棋如此,今后更漫长的大国博弈也是如此。不论是欣赏“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英勇,还是喜欢“长人只消一棋局”的洒脱,下棋制胜之道就在于赛出品格,赢得精彩。

[此贴子已经被angelboy于2008-4-24 15:52:0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4-20 13:38:00

好文章,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