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440 20
2014-06-13
本文作者Michael A. Lebowitz,2004-2010年之间担任委内瑞拉ZF智囊。本文是写在查韦斯去世一周年之后。这一篇的内容主要介绍作者对现有生产关系本质的探讨,下一篇讨论如何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

       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现在人们都明白了以“大跃进”的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这不仅仅是改变产权结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改变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以及人们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要想改变当前的生产关系,我们必须理解当前的生产关系。这样才能找到方法将新的生产关系引进来。现在有很多的试验和方法去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但是本文不是要说明具体实施的步骤,而是为如何改变提供一个指导框架,从而铺平走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道路。
       首先需要理解变化的方向。改变生产关系的具体速度取决于现有各方面势力的基本情况和相互关系(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
       A. 现有的生产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产权关系与生产关系相混淆。例如,国有企业可能有不同的存在形式:a)由工人管理、参与市场竞争,目的是最大化工人的收入水平;b)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国家资本主义公司;c)或者可以称作国家主义公司——由国家指导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进行生产的生产单位。类似的,一家合作社可以为了最大化成员的收入而运作,也可以专注于解决当地需要。不论哪种情况,总存在公司管理层或者精英干预公司运行为自己谋利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国家或者股东很难去监督和限制管理人员的个人行为。
       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可以表述为工人和资本家的关系,这其中工人将其个人的工作能力(以及决定生产什么的权利)都交付为资本家。在这项交易中工人换的工资,用以维持生计;资本家获得指挥工人的权利以尽可能的获取利润、资本家还获得工人生产出的产品的所有权、资本家还拥有决定生产什么以及怎样生产的权利。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可能会采取不同的形式——例如,工人有可能或多或少的取得多生产过程的控制权,并且工人也有可能获得企业的利润分红。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是不变的:a)任何事情都服从于产生利润和资本积累;b)资本家会尽一切可能增加利润。
       为了达到这两个目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会尽可能的剥削工人以及尽可能的使用免费的资源(例如干净的空气和水)。工人和社会或许在某些时候能够战胜资本的贪婪,但是资本的逻辑会不断的尝试去侵蚀和逆转这种胜利。
       2. 合作社生产关系
       合作社是工人为了彼此共同的利益联合起来形成的一个生产单位。不论工人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还是身为集体成员的工人被国家赋予了生产资料的使用权,合作社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的逻辑都是一样的:最大化合作社成员的收入水平。相应的,一个合作社的好坏取决于它与其他合作社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社会的需求。合作社是一个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团体,因此对合作社征税会减少其成员的收入,从而损害合作社的利益。
       因此合作社的目的不是为了人类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团结。在某种程度上,合作社与资本主义的公司没有什么不同——合作社以自己的利益为导向以及自由的参与市场。然而合作社和资本主义公司之间还是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的。首先,合作社的工人不用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他人,也可以自己决定生产什么,并且可以保留自己生产的产品。而且,为了共同的利益,合作社的工人会分享他们的劳动了技能和知识。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特点,合作社是一个内部稳定的团体。但是,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合作社可能会对非合作社成员的雇佣劳动力进行剥削,并且有可能与社会利益背道而驰。总之,合作社的两面性表明在合作社上建立新的生产的关系的可能性。
       3. 国有生产关系
       国有生产关系的特征是企业被国家赋予特定的需要限时完成的任务目标。只要国家的目标是为了达到一定的产出水平、或者一定的收益水平、或者根据国家预算最大化收益,国有企业中的资源就会被调动起来去实现这个目标。进而,国家给国有企业下达的命令变成国有企业内部的指令。在这种情况下,官僚主义是必须的——命令需要由上之下传递。因此,在国有企业中,民主和工人决策不是主流。国有企业内部工人组织的作用是为了调动一切的人力物力去实现国家设定的目标,而不是谋取工人利益的最大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国有企业的工人和资本主义企业中的工人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达到一定的产出或收益水平是国家的首要目标,则有效的利用资源(和环境)就很难做到(因为没有硬的预算约束)。尽管国家设定的生产目标是为了社会的总体利益,但是对每个企业来说,它又有自己特定的任务,因此企业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有可能不是以社会总体利益为目的的。尤其是当企业管理人员的收入或前程跟达到国家下达的指标完成情况相挂钩时,企业领导可能会为了个人的利益而牺牲社会的总体利益(为了完成个人的生产目标而牺牲其他成员的利益)。当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不尽职尽责,且他们的个人行为很难被监督时,企业的绩效有可能与当初国家设定的目标毫不相干。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一种不同的生产关系。
       因此国有企业也有两面性。尽管国有企业有可能遵照指令为全社会的利益服务,并且其生产不以利润为目的,而是为了提供使用价值。但是在缺少强调工人和社会总体利益的具体目标,并且缺乏透明度,使得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监督和赋予工人和社区权利变得困难,国有企业可能会变成某些利益集团的囊中之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6-13 16:32:2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3 16:39: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3 16:40: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3 16:45: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3 17:02:42
社会主义,由其性质决定了它必定人为折腾不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