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1010 65
2008-04-22

                                                                                                                                                                                                                                                                               

                                                                    再议::劳动价值论                                                                                                                                                                                                                                              

        先进企业甲,,耗费一个人类劳动,,生产8个产品,,同时创造一个价值,;落后企业乙,同样耗费一个人类劳动,,生产两个产品,也创造一个价值,每个产品平均耗费劳动:2/10=0.2劳动,由于市场竞争的作用,甲实现价值:0.2乘8=1.6;,乙实现价值::0.2  乘0.2=0.4.                                                              
     <我们假定:这儿所说的劳动,是对脑,体力劳动,简单,复杂劳动换算过的同一劳动,显然,我们能作到这一点>,.此时就出现了:等量劳动创造不等价值的经济事实,除非甲,乙二企业的生产力是相等的,才不会出现否定劳动价值论的经济事实, 即,等量劳动不创造等量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要生产力静止不动是不可能的。所以,劳动价值论在实际上是一种空想。即:等量劳动并不创造等量价值。甲企业明明只耗费了一个人类劳动,它却创造了1.6个劳动价值。这多出来的0.6个劳动价值是谁创造的?难道在人类劳动之外,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吗?    
     生产力处于静止状态时,商品中凝结的人类劳动是衡量价值的唯一尺度。因为此时,个别商品中凝结的人类劳动与社会平均劳动是一致的。生产力变化时,由于市场竞争的作用,用以衡量商品价值的并不是个别商品中凝结的人类劳动,而是社会平均劳动。此时由于生产力的变化,社会平均劳动与个别商品中凝结的人类劳动并不一致。这样一来,虽然甲,乙二企业耗费了相等的人类劳动,却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得到不等的价值实现。这是自然规律的作用,非人力可以改变。        

       等量劳动创造等量价值的理论前题是生产力停止不前,社会处于静止状态。有先进生产力出现时,劳动价值论————等量劳动创造等量价值的理论,就不能成立。然而,任何社会都不是生产力停止不变。
       在甲企业的生产力是乙的4倍的前题下,耗费同量的人类劳动:甲创造的价值就是乙的4倍。作为人类劳动力的支出来说,无不同,但实际形成的价值却不同。除了人类的劳动以外,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创造价值?
       乙企业耗费一个劳动,只能收回0.4个劳动价值。这样下去,乙必然破产。第一:劳动价值论在此不能成立。等量劳动,在生产力发生变化时,并未实现等量价值。劳动价值论在现实中并不成立。现实事物在它自身的运动中,并未遵守劳动价值论的规定,而是反向运行。等量劳动不可能得到等量的价值实现。第二:乙企业破产了,工人可另择其主,老板负债,变为无产者。甲企业工人的工资可以是乙企业工人的数倍之多。这是谁剥削了谁?是乙企业的老板和工人被甲企业的老板和工人剥削了。第3:甲的剩余价值是如何形成的?源于对乙企业价值的略夺。这种略夺是先进技术成功运用的结果,而不是甲企业工人劳动力耗费的增加。所以,它不是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第4:首先应用先进技术的老板常致破产,后来者往往是成功者。不用先进经术的企业亦不免于灭亡。所以,在竞争中大部分企业迟早是要灭亡达的。破产的风险随时伴随着私企老板。他们破产了,是活该;他们成功了,就是剥削吗?
      剩余价值剥削论也是建立在生产力停止的基础上。当生产力发展时,受剥削的就不只是工人,也包括大部分老板。剥削别人的人也不只是老板,也包括先进企业的工人。生产力不可能不变动,所以,剩余价值剥削论还能成立吗?
    从劳动价值论引出的按劳分配,不论效率,只论劳动的耗费量。只要同劳,就可以同得。它的后果是什么?让企业爽失了提高生产力的激励。企业没有兴趣冒险使用先进技术。失败了,你活该;成功了,按劳分配。你节省了劳动,也就节省了对你的利益分配。当我们把劳动价值论应用到现实分配中时,就会出现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这不奇怪,因为在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核心里就暗含着:只有在生产力停止不进的前题条件下,劳动价值论才可能成立。
     劳动价值论,舍弃了生产力创造价值的作用。认为只有人类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必然引出剩余价值剥削论。劳动耗费并未增加,价值创造却是增加了。除了人类论动以外,还有什么东西能够创造价值?它是:因先进技术的应用而增加了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能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而先进技术的应用,如履薄冰,潜藏着极大的风险。首先应用常致破产。不应用亦必破产。是先进技术的成功应用者创造了超额剩余价值。
     是不是:所谓先进生产力创造价值,是指:它把落后企业创造的部分价值,经过市场的大手拿到自己名下?价值仍然是劳动创造的,先进生产力只创造了财富,并未创造价值。先进生产力只不过是把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重新分配。不是谁创造就归谁,而是谁先进就归谁。它不管你耗费了多少人类劳动,它只管你的劳动效果。谁的效果好,价值就归谁。并不理会这个价值是由谁的劳动创造。这种只看效果的规律是自然力。如果我们用法令强制改变它,就必然会出现饿死人的现象。因为此时物质财富会降低到使人类无法生存的地步,出现人食人的现象也就很自然了。 
     把别人创造的价值通过自然法则的作用拿到自己的名下,就成了自己创造的价值。它不管你消耗了多少劳动,只看你创造了多少财富。谁创造了财富,财富就归谁。而不是谁创造了价值,财富就归谁。相对于乙企业来讲,多余的财富是由于成功使用先进技术而产生的。归决定冒险使用先进技术的老板所有。自然规律就是如此。市场竞争的结果使价值重新分配。并不是谁的劳动创造的,价值就归谁,而是谁创造的财富越多,价值就归谁。按财富的多少确定价值,而不是相反:按价值的多少确定财富。不是把劳动放在前面,而是把财富放在前面。不是由劳动的量决定价值的量,而是由财富的量决定价值的量。
      先进生产力并没有创造价值,而只是把劳动创造的价值重新分配,——按生产力重新分配。落后企业乙的价值被甲掠夺去了。甲之所以有能力掠夺乙的价值,是因为甲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这种自然法则使财富与价值成正比关系。谁创造的财富多,谁的价值就大。而不是谁耗费的人类劳动多,谁的价值就大。市场用平均价值的方法,把价值与财富统一起来。劳动价值论的错误,被市场法则进行了修正。劳动价值论并没有真正反映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价值仍然是劳动创造的。然而并不是谁耗费的劳动多,谁的价值就大。社会只承认:谁给社会创造的利益多,谁的价值就大。这是自然规律的作用。这种自然法则,使财富与价值归于统一。即:社会平均价值法则,就使价值与财富归于统一。不是:耗劳多,价值就大。而是以社会平均价值为准则。这是自然法则使然,并非法令的限制。在生产力不等的情况下,等量劳动不能实现等量价值。其相差部分是生产力创造的,还是劳动创造的?还是由老板的冒险精神创造的?多余的东西归了老板,这是自然规律。这个规律能改变否?宇宙中没有不变的东西。然而变革:需要相应的条件,在条件不具备时,变革就是反规律而动!我们不是已经吃过这样的苦头了吗?
      同样人类劳动的消耗创造了不等的价值。此时:财富与价值相付合。不同生产力的企业所创造的财富与它们所实现的价值成正比关系。然而:劳动的耗费量与所实现的价值不相付合,同样一个劳动的耗费,却形成两个不等的价值。此时,劳动价值论被经济事实所否定。劳动价值论不能解释生产力变化时的经济现象。
    市场竞争通过千万个消费者的手,把价值和财富弄成相付合的状态。这是自然力的作用。劳动价值论没有揭示出这个客观规律,而是掩盖了事物的这个本来就有的自身规律性。这个规律就是: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劳动创造的财富是统一的。这种一致性是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由千千万万个消费者的手实现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不过是发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而已。
     由于生产力的进步,甲用一个劳动生产8个财富,而乙仍然是旧生产力,一劳动生产2个财富。此时,甲创造的价值是乙的4倍,而不是相等。虽然它们的确是耗费了等量的一个人类劳动。度量商品价值的标准并不是其中凝结的人类劳动。而是: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各企业实际实现的价值。所以,价值和剩余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吗?不是!它是生产力创造的。其中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物的因素主要是指先进技术的应用。这是形成剩余价值的主要原因。劳动价值论可以解释生产力停止时的价值形成,价值与财富相付合。当生产力进步时,劳动价值论不能解释先进企业超额价值的来源。价值与财富不相付合。而市场竞争的结果,却准确地使价值与财富相付合。准确地指出了超额价值的来源————先进技术的成功应用致生产力提高的结果。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不只是人类劳动,还有人类生产力的进步。
     市场经济的规律是:按创造财富的多少来分配价值。而不是相反:——-按价值的多少来分配财富。把谁耗费的劳动多,谁的价值就大,转换为:谁创造的财富多,谁的价值就大。所以:劳动价值论在此就显出了自己的弱点。显示出了自己并未如实反映客观观律。劳动价值论歪曲并掩盖了事物内部的真实关系。
           ————————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4-22 10:07:00
你这个疯子,你算的是超额剩余价值,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工人的工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22 17:07:00

      sxfjb1941说:此时就出现了:等量劳动创造不等价值的经济事实,

      你的劳动价值论基础知识太差了,怎么三番五次枉议劳动价值论。“等量劳动”是指等量的社会必要劳动,甲企业实际上耗费了1.6个社会必要劳动、乙企业只耗费了0.4个社会必要劳动。根本不存在你所说的“等量劳动创造不等价值的经济事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23 12:26:4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22 17:58:00
呵呵,洋洋洒洒一坨,实际还没入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22 19:44:00

 先进企业甲,,耗费一个人类劳动,,生产8个产品,,同时创造一个价值,;落后企业乙,同样耗费一个人类劳动,,生产两个产品,也创造一个价值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thread-308968-1-1.html&page=1

我想请问你的价值论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甲乙效率不同,一个人在相同的劳动时间却可以产生相同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22 21:36:00

呵呵,资本论还要读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