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觉得十分困惑的一点,就是中央为什么不让地方上缴土地出让收入,城镇土地是国有,包括土地资源规划都是中央统一制定。任何人都看到了这一点,房价构成中地价、税费和国有银行的利息成本已经占了50%以上,政府才是房地产开发的最大收益者。当然也正是这种收益,让政府具有空前雄厚的财政资金,在基础设施、军队装备方面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到广大的农村。但同时,也不容忽视行政机构规模臃肿不堪、社会维稳经费超过国防预算。的确,强势的政府和稳定的政治体制是中国保证在美欧、俄两大体系中间独立自主、长治久安的关键,但是也不能忽视宏观经济结构存在的弊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长期不良影响,毕竟在二十一世纪国家间的竞争是以持续经济发展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竞争。而这个持续的经济发展能力当然离不开科技创新和增强在主流装备制造业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人类社会必需的衣、食、住、行涉及的相关行业中,能扩展身体极限的行,飞机、汽车、轮船、火车这些交通工具,是具有世界范围需求的大宗商品,比衣、食、住更能体现人类工业文明展现的创造力,在世界上同时具备独立制造飞机、汽车、轮船、火车这些的大国屈指可数,所以说中国的制造潜力是欧美、俄所不愿意看到的,十四亿人口的大国又能同时具备制造上述制造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可以看好我们的国家健康地走下去,必定能成为真正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业大国。当然,也要看到中国的短板,庞大的农业人口和素质较低的产业工人,使得实际上中国的制造业产业工人数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缺少最重要的工业血液—石油,在发展现代制造业的过程中匮乏铁矿石、铝土矿、铜等重要的工业矿产;在国土资源方面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经济属于支离破碎地个体农户经济,农业经济现代化层次很低,农用地和集体土地分散,制约了农村经济向土地集约经营,严重短缺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实体,农业生产率低下;在医药、粮油等关心民生的关键领域,尤其是医药严重匮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药,外资药品泛滥,药品生产、流通至临床存在暴利,医疗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医疗费用高企。这些主要的方面,涉及到影响国家竞争能力的能源安全、矿产品资源储备、粮食生产安全、劳动力供给和教育、国民健康和医保支出,都是不可敷衍的安邦立国之本。所以说,宏观经济,不仅仅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统计数字,更要通过调控补足短板,增强制造业发展潜力,仅谈数字是远远不够的,中国外贸出口貌似持续保持增长,但不可忽视50%是外资在华企业创造的,这种不分彼此的增长,仍然是长膘不长壮的虚胖。衣、食、住、行,衣和食都是要依赖农业生产的,棉花和农作物、经济作物,当然制衣还依赖石化本质是石油,那么其实只有一样是带有严重地域特征的,就是房地产。这个就是房地产区别于其他产业的本质特征,房地产是地域特征明显的,和房地产联系的是住房金融,房地产价值波动的核心其实是土地的稀缺性,这样就能看明白一个道理,房地产本质是属于改善性的消费产业,而且是局限于地域特征的,土地持有者才是房地产的最大获益者,房地产很难做到类似其他商品的跨区域流通,一个自娱自乐的产业,能改变的只是系统内的资源分配。这就是土地财政的实质,是政府利用房地产作为手段来吸纳民间资本的一种利润再分配方式。在这种利润再分配阶段,地方政府、开发商、基建承包者、被拆迁补偿的农户、农民工成为直接受益者,通过土地财政的转移支付,在大范围内解决了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改善了城市住宅和城市面貌,在民生的改善上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赌的。但是,不容回避,在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经济上升为支柱产业的过程中,其核心仍然只是一种国民财富利润再分配和货币金融工具手段,游离在体制外的工薪阶层、城市居民和年轻学子,成为房地产的受害者,这种利益再分配的结果,使得政府管理者和基层农民获得更大的利益,而将中国经济最活跃的民营经济、城市知识分子、产业工人作为最大的被分配对象。如果继续在土地财政的道路上走下去,甚至提出集体土地的市场化,可以肯定,对于广大国家天然赋予其集体土地权益的农业人口无疑是最大的利好,而在城市中生活的制造业、工薪阶层、产业工人,则仍然是最大利空。当然,我们期待国家把从民间归集的财富,能通过理智的途径投入到制造业和改善民生的过程中去。但这里面的问题仍然很尖锐:土地财政的最大失误就是放任地方政府乱搞,地方政府又不傻,这不过是一个吸纳资金的手段,盖什么样的房子都是同样一个目的,圈钱。所以,二三线城市建盖了大量超过实际城市化需求的住宅,而为了拉动周边环境刺激地价,政府又大量搞基础设施,新建学校、医院,甚至不惜连片搬迁政府办公区。所以说,这是一个自我循环自我娱乐的圈钱过程,以国民财富或者说国民储蓄存款为最终标的的圈钱过程。一方面是土地财政带来的好处,国家有能力维持一个强势的政府和改善民生,另外一方面是落入到一个不能自拔而自圆其说的虚假繁荣中,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管理者如果仍然以数字而不是经济是否健康为标准,虚胖和假象仍然比健壮和阵痛更为容易。
    不容否定一个难以回避的现实,在土地财政转移支付的项目中,政府行政支出、维稳支出、社会保障支出,都是比较天文的一些数字。有过生活经历的人其实应该知道,花钱大手大脚起来,要节衣缩食是一个比赚钱更为困难的过程,宁可赚钱也难得缩减开支。可惜,国家经济不是个人生活,分析后不难判断,房地产经济的萧条,对政府收入的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