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经纵横研究员 李大伦
从国际贸易的理论上讲,人民币升值将削弱我国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而使出口量不断下滑。根据华经纵横经济信息中心观测到的数据(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之后,钢铁出口量的变化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正相关)似乎也表现出了这种趋势。以2007年7月为转折点,随着人民币升值,钢铁出口量锐减,进口量则保持平稳。进口量平稳主要是我国高端钢材进口的价格弹性很小。
2007 年钢材产品的价格主要是由成本上涨推动的,而目前这一状况有所改变,钢材边际供给的收缩成为价格上涨的推动因素。根据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的监测,2007 年10 月份-2008 年3 月份,中国日均钢产量连续四个月环比下降,这是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如此长时间的产量停滞和下滑。2008 年3 月份日均钢产量环比增长2.5%,同比增长仅3.9%,同比增速创了2001 年以来的最低点,可以说目前钢材价格的上涨更多的是由钢材边际供给的收缩所推动的,而这种收缩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小钢铁企业产量的收缩。
铁矿石价格高位盘整、焦炭价格飙升,钢铁上游行业风起云涌,煤焦取代铁矿石成为原料涨价领头羊。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