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恋爱、又冷静地思考了与恋人的相处过程,对他(她)的评价不错,这时婚姻就提上了日程。结婚毕竟不同于恋爱,所以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前,请进行最后一次思考:我成熟了吗?我可以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了吗?与以往的思考不同,这次的思考带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因为你根本没法将未来才发生的事情拿到现在来检验。
不能进行数量上的检验并不意味着没法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笔者设计了一套金字塔型的婚姻指标体系,为即将步入婚姻殿堂或已婚的男士提供一个方法上的思想指导:(指标体系的内容只是笔者的个人见解,或许都无法代表大多数男士的想法,更多的在于展示方法本身)问题:如果明天你要与一个你所深爱着的女孩结婚,你想过你能为她提供什么吗?
我的答案:
(1)物质保障(指标1):这是你能为她提供的最基本的保障。它包括:
●人身安全的保障:确保她不受到自然和其他人的伤害(指标 1.1)
●物质生活的保障:有一定的收入保障基本的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指标1.2)
(2)精神保障(指标2) :这应该是你能为她提供的更高一个层次上的保障
◆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一个大哥哥的角色,照顾她,关心她,解决她生活和精神上的问题,使她感受到精神上的安全(指标2.l)
◆时常陪她玩,一起购物,一起旅游,和她共同享受生活(指标 2.2)
◆做为她的亲密朋友,与她交流,分享她的喜怒哀乐(指标 2.3)
(3)价值观的共享(指标3) :这是最高层次的分享,但也很基础,可能许多人忽视了它,因为相对于物质和精神保障而言,它看不到又摸不着。但它又
十分重要,因为这是两人生活在一起的基础。它包括:
√世界观、人生观:拥有积极、乐观个性的男人是每个女孩子都喜欢的(指标3.1)
√生活的态度:追求幸福的生活,享受每一天(指标 3.2)
√在价值观、道德观等基本问题上与她沟通、交流, 以至达到和谐统一(指标3.3)
在崇尚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即将成婚或已婚的女士是不是也应该好好想想:你能给予或已经给予了你丈夫什么。你是不是也应该设计一套指标体系,做为你未来生活的参照系。
补充说明:
爱情是伟大的,爱情是神圣的,但是,如果在爱情中掺杂了统计的思想是不是对爱情的一种亵渎?笔者认为不是,学过经济学的同志都知道,理性人是其研究的假定前提,如果没有了这个前提,经济理论将不复存在。这个假定前提之所以有其合理之处就在于生活中的人都是理性地活着的。所以,笔者认为,即使是在最疯狂的热恋之中,理性思维同样存在,只是思维的方法不一定合理。这里笔者只是试图提供一个思考的工具,一种思维方式,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