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5594 27
2014-06-24

有人说,在中国的股市上玩,永远都只是在投机~又有人说短线操作是投机,长线研究是投资~究竟什么是投资?什么是投机?这个问题好像越来越说不清楚了~~今日小冰分享的观点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孙涤 投资和投机的距离差多少? 咱来看看他的观点~~下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坛观点~







在证券交易,投资和投机可谓密不可分。

按通常习用的语义,投资是正当和稳当的;投机则饱受各种各样的指责,包括道德上的不可取。且来看个例子,杨某靠证券买卖谋生和盈利。当他只是“杨十万”时,人们不屑地叫他为倒爷或赌徒;当他赚了点钱,成为“杨百万”时,人们称他投机客,有些酸溜溜的;要是他变成“杨亿万”时,人们就来恭维,把他誉为“投资(银行)家”,艳羡之余,甚至有可能邀请他当政治家,送上政协委员之类的头衔。其实,一直以来,杨先生干的是同样的事。

如果市场合规而个人合法的话,投资和投机的确难以分清,而分清两者,益处其实也不大。若一定得区分,笔者以为,还是凯恩斯的意见比较确切。凯恩斯认为,从收益的结构来看问题,投资者主要着眼点在股利分红,那是投资;要是主要着眼点在股价波动,那就是投机,如是而已。美国近百年来的股市年平均收益率为9.1%,刨去交易、管理等费用,年收益率在7%左右;扣除货币贬值的因素,税前的实质回报到了5%,你就该满足了(且不谈税收,国内还没有开征资本利得税)。不妨自问,你希望得到5%的平均股票收益,全部得之于分红的收入,那你就是投资客。如果你期待的收益来自于股价波动,那就有投机成分;要是你对投资回报的期望超过5%, 甚至超过了9%,那么投机企图心就已相当明显了。至于企图能否得逞,又当别论。在目前在股市里,有多少人是安于5%至7%的回报率的?

解释了“赌”这个不堪的字眼后,再来谈谈为何投资股市如同你是在和投资大众的“对赌”。仍以美国为例,上市公司长期平均的年产出是9%,政府、通货膨胀、专业操作(理财人员、金融中介、信息系统等等)有分配的优先权不少于4%,所以投资人合理期望的实质回报该在5%或以下。如果要求超过此数,就只能从其他投资者那里去争夺。想要在这场以5%为基数的“零和博弈”中胜出,必须“以天下心为心”——了解其他投资(投机)人的心态和动向,并先走出半步,超前哪怕只是一步就有可能走过了头。

借用一下凯恩斯“投资股市就像选美比赛”的比喻。比赛规则是这样的:在数百个候选美女中挑五名。挑中的名单越接近最后胜选的五个人,就赢得越多。因此,姑娘是不是真的漂亮,不重要。你认为谁真漂亮也不重要,多数人不认同,你的观点就是白搭;别人的观点有点重要,假如他们构成了压倒性多数的话。问题在于,你在事前怎么能确知他人的某个选择是压倒性的呢?这就到了博弈最难的关键:需要推测其他人怎样估算你的观点,每个人都需要做这样的推测。当人们相信别人将如何选择和行动时,就会抱薪助焰,跟着押上自己的一票。于是就有了所谓“造势”:旨在扭曲的引导下愈演愈烈的正反馈。做个大家熟悉的类比,当“超女大赛”如火如荼展开后,谁唱得“真正的好”已无关紧要了,李小姐的粉丝或张小姐的粉丝会想方设法告诉大众,其偶像的人气已明显占了上风,忽悠大家跟着投赞成票。推波助澜之下,粉丝的偶像果然会占鳌头。

“超女大赛”和“全民炒股”虽然都是市场行为,都受青铜法则宰制,不过“超女”的造势是通过“一人一票”(实际上是“一部手机一票”外加上一毛钱的短信发送费),在手机面前“机机平等”;而股市的造势则是“一元一票”,在金钱面前“元元平等”。散户是人多(钱少)势不众,要影响大市,可能性几乎没有。散户所能做的只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尽量避免被扭曲受误导,“理性”地推测什么是压倒性的意见表达,以期因势利导。

然而要获得这样的“理性”,对常人而言极为难得。经济学和金融学抽象地假设,每天收市时,价格都处于“均衡”,似乎总是 2+2 = 4。如果昨天的价格为3,那说明昨天是 1+2、2+1、或者 1.5+1.5……明天的收市价格即使是5的话,原因也只能是 2+3、3+2、或 1.5+3.5、-1+6 之类的。但是,这种“理性”假设和我们在市场上观察到的,却是大大地相左。市场里观察到的经常是,2+2 = 3 或 2+2 = 5,甚至2 或6,经济金融学的通行理论却自圆其说,认为它们都是2+2的均衡价格。

在证券交易市场,毛病就出在等号上,这个“=”,是对“基本事实的诠释”,再加上人类的情感欲念的混合物。在极端的情况下,它甚至可以导致更偏颇的2+2 = 7(“贪婪”的结果),或者2+2 = -1 (“惧怕”的结果)。诚如投资大师巴菲特所言,贪婪和惧怕是传染力极强而毒性剧烈的人性通病。尽管人类在科技上的进展神速,在“对赌”的管理控制上却不见得高明了多少。 2008年7月前的“2+2 = 10”一变而到2008年9月以后的“2+2 = -5”,便是令人莫奈其何的例证。

怎么会产生如此的结果?不少领域,比如进化伦理学、文明考古学、实验心理学、脑神经认知科学,以及正在兴盛起来的实验经济学和金融行为学等等,都在积极探索,寻求解答。


答题送币时间


1、“投资股市就像选美比赛”,这是哪位学者的观点?

A、凯恩斯

B、巴菲特

C、芒格

2、是否认同作者观点呢?有何想法欢迎分享,有额外奖励哦~




更多小冰分享已收录到小冰文库中,欢迎订阅: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collection&action=view&ctid=2291
帮助人大经济论坛推广,复制贴子内容(带人大经济论坛网址)并发到其他论坛和网站;或点击贴子标题后的“推广有奖”,把本贴推荐到QQ群或自己的微博(最好@人大经济论坛),然后跟贴贴出链接或截图,证明已作推广的,将获得如下论坛币的奖励!(大家一定要把群现有人数或微博粉丝人数截屏出来哦~不然只能奖励10个币哦)
活动奖励方式(同一个群或微博或网站分享多次算一次,所有截图均需显示分享人数,否则默认低档奖励):
1.凡分享的QQ群,人数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20论坛币;100-500人的,奖励20-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500人以上的奖励50-100论坛币。
2.凡分享到微博,您的粉丝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20论坛币;100-500人的,奖励20-50论坛币(每微博限奖励一次);500人以上的奖励50-100论坛币。
3.凡分享到其他网站(包括校内网等),帖子保留一天以上的(24小时后截图),奖励50论坛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6-24 07:08:37
“投资股市就像选美比赛”,这是A、凯恩斯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4 09:30:16
谢谢分享!
A、凯恩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4 09:40:10
A 凯恩斯。
凯恩斯说:要是主要着眼点在股价波动,那就是投机,如是而已。这个观点个人不是很同意。按照凯恩斯的说法,很多基金,投资公司都在做投机的事情。个人觉得投机与投资的区别在于是否有通过计算、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4 10:17:18
A 凯恩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4 10:47:49
A,凯恩斯,不能完全同意,股市里同样有佼佼者,而且不止一个,如果说只有一个人成功了的话,我们可以称之为侥幸,或者运气,但是却总有一少部分人能够战胜大盘,获得超额收益,排除掉那一部分考内幕消息赚钱的人。单纯靠猜不可能获得长期收益,所以炒股也有一定的技巧可言,但不是单纯的技术分析,而需要靠宏微观的把握,对大势的判断,甚至需要一定的对行为金融的理解。就像世界杯赌球,有的人能够“猜”对很多比赛,单纯靠运气能猜对十几场比赛概率上几乎不可能,但是的确有很多资深球迷猜对了,这是建立在本身对足球的了解以及对各个球队的了解上做出的抉择。所以,股市没有稳赚不赔的技术定理,靠自己一套经验法则和理性的分析判断,获得超额收益确有可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