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3805 15
2014-06-27

日前,保监会下发了《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自71日起为期两年内,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城市将试点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


据媒体报道,新浪针对网友们对“以房养老”的态度做了一个调查,有九成网友认为“以房养老”荒唐,仅一成网友认为其有合理之处。在不少网友激烈的言论中,多数网友认为“无法接受,不确定因素很多且不靠谱”。


正在阅读此帖的你,是九成网友之一吗?你是否觉得此举十分荒唐呢?欢迎参与投票~



各方观点汇

悲观派:《光明日报》 章正

原理上,“以房养老”符合保险业的大数法则,即只要通过精算后,批量地从事该业务,金融机构就有利润空间。可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老人和保险公司存在看不见的博弈,实现统计学上的“大数”,在推广之初并非易事,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更加抑制了“以房养老”的规模。


正如古语所言,民知尊长养老而后能入孝弟。“孝”字反映了我国绵延上千年的家庭养老文化,对于国人来说,赡养父母不仅是法律义务,而且也是一项基本的道德准则。即使拥有退休金,不少老人心中仍深植着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所以,对于住了一辈子的房屋,很多人宁可去世之后留给子女继承,也不愿意抵押养老。因此,“以房养老”的模式在目前看来,只适合少数无子女或失独的老人。


即使是在国外,拥有成熟的“以房养老”模式,但也并非主流。2013年,新华社曾报道,该养老模式在美国仍不普遍,符合申请标准的老人中仅有不到3%申请了。尽管“以房养老”的概念在媒体上火热,但在现实中,该养老模式只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之外的补充形式,难成养老的主流模式。所以,媒体无须过度解读,公众也无须过度关注。



悲观派:前瞻网 李玲

目前,我国“养儿防老”的观念还在延续,老年人辛辛苦苦一辈子购买的房子,通过以房养老方式抵押给银行,却无法留给下一代,多少不符合当前我国老年人的观念。此外,从以房养老的准入条件来看,其门槛较高。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城镇居民,基本都有条件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且自身已存在一定的经济基础,因此对以房养老的需求并不大,而没有经济基础的居民则无法参与以房养老模式。因此,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要想成功实现以房养老模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乐观派:《北京商报》 周科竞

以房养老看似是一个养老改革,但是由于这一政策可以盘活很多原本沉淀的房产,相当于银行每月都能增加稳健的存量房贷款,这对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利润很有好处,而且还能增加老年人的消费支出,增强内需,此外子女由于可以减少给老人的现金,也能变相转化一些资金流入股市。


如果没有以房养老,绝大多数60岁以上老人持有的房产都不会成为抵押物,这在我国消费贷款普遍以房产作为抵押物的大环境下,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随着以房养老不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老人住宅成为抵押品,银行和保险公司将因此提供更多的资金进入消费领域,这对于中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乐观派:《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杨燕绥 

实际上那些先行老龄化的国家有这么一句话,叫30年我养房,20年房养我,所谓30年我养房,就是用自己收入能力最好的那30年去贷款把房子买下来。20年房养我,就是当自己最需要钱,但是钱不够的时候,再把房子反向抵押出去。尤其像中国,现在可能高龄,失能,没钱有房的老年人群也有一部分,我们国家老龄化来的比较快,然后我们又没有建立护理险,那么现在失能老人的护理费用又非常贵,那么老年人拿什么时候置换这个服务?那这时候可能没钱却有房,所以以房养老应该是这个人群最需要的。


我们国家失能老人大概将近2000万,老年人已经超过2个亿了。而且要是高龄的话,有孩子也没用了,因为孩子也老了。我见过很多这样的案子,就是老人失能以后,他自己年龄已经80多,快90了,那孩子也60多了,也帮不动,这时候就一定要去买服务了,买服务大家都是一份养老金,而且这种护理服务还是很贵的,这样就是两代人都面对这个问题了,这时候在房子上要想点办法了。



相关阅读

以房养老,梦想能否照进现实?

“以房养老”政策落地 下月起四城市试点

爱问频道——以房养老,我们为何不放心?

以房养老可以领多少钱 专家:发的钱或比预期低



视频解读

以房养老,诱惑到你了吗?

http://jingji.cntv.cn/2014/06/24/VIDE1403624159744963.shtml




券商简评







送币时间:
1、选择题:
71日起为期两年内,共多少个城市将试点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答对奖励10币)
A、3个

B、4个
C、5个

2、讨论题:
你对于中国即将推出的“以房养老”模式有何看法呢?欢迎参与投票~

你觉得中国以房养老模式能成功吗? 欢迎回帖分享你的观点~~有论坛币奖励哦~



更多小冰分享已收录到小冰文库中,欢迎订阅: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collection&action=view&ctid=2291
帮助人大经济论坛推广,复制贴子内容(带人大经济论坛网址)并发到其他论坛和网站;或点击贴子标题后的“推广有奖”,把本贴推荐到QQ群或自己的微博(最好@人大经济论坛),然后跟贴贴出链接或截图,证明已作推广的,将获得如下论坛币的奖励!(大家一定要把群现有人数或微博粉丝人数截屏出来哦~不然只能奖励10个币哦)
活动奖励方式(同一个群或微博或网站分享多次算一次,所有截图均需显示分享人数,否则默认低档奖励):
1.凡分享的QQ群,人数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20论坛币;100-500人的,奖励20-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500人以上的奖励50-100论坛币。
2.凡分享到微博,您的粉丝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20论坛币;100-500人的,奖励20-50论坛币(每微博限奖励一次);500人以上的奖励50-100论坛币。
3.凡分享到其他网站(包括校内网等),帖子保留一天以上的(24小时后截图),奖励50论坛币


单选投票, 共有 12 人参与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66.67% (8)

8.33% (1)

25.00% (3)

您需要登录之后方能进行投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6-27 09:13: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7 10:00:07
4个城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7 10:12:27
其实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觉得这事荒唐呢?我觉得是情理之中啊。以房养老又不是强制性的,谁有需求谁就这样去做呗。就像文中提到的失独老人,如果未来她的房子确实不知道留给谁了,自己用来养老不也很好吗?荒唐在哪呢?是我理解错什么了吗?求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7 11:31:47
B 4
作为一种尝试、一种创新,以房养老无可厚非。因为最终的交易双方是银行和老人,交易能否达成要看市场,包括房价、交易成本等,只要不行政性的强制推行,造成道德风险、寻租等恶像,试点推广一下无可厚非。市场经济出现的产物就以市场来检验。ZF需要做的就是制定好规章制度,并设计出保护交易中处于弱势的老人的机制,维护社会总体稳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7 12:48:24
B,4个城市,以房养老应该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学意义显著,但若联系上我国的文化传统,实施难度就变得很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