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2400 0
2008-04-27

       传统经济学者认为市场经济是可以自动达到帕累托效率的,然而市场是存在失灵的,其中一种失灵情况就是公共品的私人供给不足,因为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我认为粮食产品具有特殊性,即粮食产品也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的性质。

首先,粮食涉及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粮食产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有大量经验表明粮食供给的不足会导致国家经济通货膨胀和影响社会稳定,粮食的产量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居民。再者,由于农业生产所需技术较低,无法进行劳动的更细的分工生产效率提高的空间小,再加上历史的及体制原因农业的平均利润低于整个社会的平均利润,因此个体农民有减少粮食生产的潜在动机。第三、粮食具有易腐性,如虫蛀、发霉,不能长期储存,也就是说不管粮食价格不管高低,到一定时间必须得出售,这就降低了粮食产品的竞争力,相应的粮农的讨价还价能力就低,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如果粮食有足够长的储存期,粮农就可以减少供给,提升价格。另外,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生产一直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低价的初级产品。现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城乡二元经济的矛盾变的十分突出,我国也必须实施工业反哺农业。

由此看来,结合国际经验,国家必须对农业实施宏观调控进行补贴,第二,政府应该加强农业科技研究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本文认为要利用科技的进步延长粮食的存储周期,如果粮食储存周期延长至整个社会粮食存量的短缺限度,增强粮食的稀缺程度,这样就可以提高粮农对价格的谈判能力。再者,应该进一步完善农村专业化服务组织的制度安排,帮助农民实施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