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3567 11
2014-06-30

经济学帝国主义指用经济学的思想和分析方法研究和解释其他社会科学问题。实际上这本是很好的思想方法,但一些经济学者把经济学的功能无限扩大,认为经济学能够通识社会问题的百病,这就是“经济学帝国主义”或者“经济学沙文主义”。而把本是社会科学中一个分支的经济学,推上“经济学帝国主义”高台的人,要首推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美国人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

贝克尔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概念——如理性选择、利益最大化行为、交换等来研究犯罪、家庭、教育等一些非经济问题,取得过较好的效果。但他认为“经济分析是最有说服力的工具,这是因为,它能对各种各样的人类行为作出一种统一的解释”。持相同观点的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Robert Barro)认为“任何社会行为——包括宗教、爱情、犯罪和生育——都受经济推理的支配”。事实真是这样么?今年53日加里·贝克尔逝世了,有人写文章说“经济学帝国主义”该终结了。不过“经济学帝国主义”的终结不是因为贝克尔的离开,而是因为经济学远没有贝克尔等人认为的是一种万能的工具,经济学或者说西方经济学对经济现象本身很多没有研究清楚,对包括经济领域的一些重大基本问题都没有看明白,存在非常不同的意见。让我们通过过去和最近西方经济学家的争论来看看,经济学还远不是什么非常精深、严谨的科学,把经济学捧到无所不能程度的经济学家们过于自大了!

经济学上一个非常重大、影响深远的争论来自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与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凯恩斯和哈耶克20世纪经济学思想史中两位著名的人物,他们的思想对西方的经济和社会产生过巨大影响。但是这两位伟大的经济学家,在对“ZF是否应该干预市场”、“ZF对市场的干预应该保持在何种程度”,这最基本经济问题有着非常不同的意见。凯恩斯主张ZF应该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地干预和控制,而哈耶克则认为ZF干预只会损害市场发展运行的机制,坚决捍卫自由市场秩序的理念。凯恩斯和哈耶克的论争,被称为“历史上最经典最著名的经济学决斗”。凯恩斯的思想在上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大萧条后,被以美国罗斯福总统的ZF以3R新政”(复兴 Recovery、救济 Relief、改革 Reform)采用。ZF大规模投资干预市场,使美国走出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也使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得以普遍实行。可是20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世界经济陷入“滞胀”,ZF干预经济导致许多国家经济陷入困境。而后,遵从哈耶克自由主义思想的美国里根、英国撒切尔ZF,则大刀阔斧减少ZF对经济的影响,哈耶克赢得了很多人的尊崇。可是2008年爆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让人们认识到ZF对市场放任自流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失败,凯恩斯主义又卷土重来。美国著名记者尼古拉斯·韦普肖特(Nicholas Wapshott写了一本书《凯恩斯大战哈耶克》,系统梳理了凯恩斯和哈耶克以及他们思想继承人的论争。可是这历经几十年的辩论及实践目前还没有公认的结论,经济学家对“ZF是否应该干预市场”认识还不统一。

去年,美国还发生了一次经济学方面的争论,这个争论是“ZF对市场的干预应该保持在何种程度”的具体化,所争论的问题是ZF的债务是否存在上限?说通俗点就是ZF是否可以没有休止的去借钱搞社会福利、刺激经济?争论来自于美国哈佛大学的卡门•莱因哈特(Carmen Reinhart)和肯尼思•罗戈夫(Kenneth Rogoff)两位教授2011年出版了畅销书《这次不一样》(This timeis different)。他们在书中对ZF债务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90%是公共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的一个临界值,若高于90%,经济增速就会骤降。但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托马斯•赫恩登(Thomas Herndon)、迈克尔•阿什(MichaelAsh)和罗伯特•波林(Robert Pollin)三位教授,发现莱因哈特和罗戈夫所用的数据有问题。他们用修正后的数据认为,公共债务那个引起增长率骤降90%临界值是不存在的。莱因哈特和罗戈夫教授承认他们的数据有一定问题,但这不影响他们的结论:公共债务存在影响经济发展的临界值,所以ZF不能过度地借钱。但是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却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他认为这是同说“世界末日就要来了”一样的危言耸听,他说日本债务与GDP之比都超过200%了也没什么问题。就这样一个似乎并不复杂的问题,经济学家们都争论得面红耳赤!

最后,再来看看目前正在西方激烈争论的热门话题,也是一个关于经济学基本理念的问题:自由的市场经济是否会导致贫富不均?美国诺贝尔奖经济学得主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发现的钟形曲线(也称为倒形曲线,即在社会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贫富差距会先增加后减少),是不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规律?这是关于经济学的本质、也是关于资本主义本质的问题。引起这方面争论的原因是法国巴黎的经济学教授托马斯•皮克提(Thomas Piketty)刚刚出版的新书《21世纪的资本》(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皮克提在这本书中用详实的数据证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导致贫富差距不断增长,而且这种贫富差距导致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皮克提的发现在经济学上非常深刻: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能保证社会的经济平等!《纽约时报》评论皮克提著作的标题是“较劲斯密(和马克思)”,表明这本书对西方世界的震撼。但是,有很多人不同意皮克提的观点,英国著名的《金融时报》连续发表文章质疑皮克提的数据问题,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詹姆斯·佩特库奇斯(James Pethokoukis)在美国《国家评论》上警告说,必须反驳皮克提的书,否则“它就会在知识界传播,重塑政治和经济观念,而未来所有的政策论战都会在这些观念的基础上展开。”这场自亚当·斯密奠定西方经济学基础以来,关于经济学最本质问题的争论说明什么?说明经济学对自身一些基本问题还没搞清楚呢!

 上面这些现在和过去的经济学争论表明,经济学没有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的那么神奇,也只是研究社会问题的一种工具。所以,无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棋手加里·贝克尔是否在世,经济学家们都要谦虚谨慎,不要以沙文主义的态度,认为还远远不够成熟的经济学什么都能分析和研究!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4年6月23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6-30 11:49:35
应该强调东方经济主义思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30 12:07:47
这里有一点要先弄明白:就是经济学是使用了一些科学方法来解释经济现象,但总的来说,它不能算是自然科学,至少在现在为止不能算是自然科学的.说句有点"挑事"的话吧,经济学在一些研究自然科学的人士眼里就是"伪科学".比如中科院基本是自然科学类的研究所(好象有心理学吧),经济学研究所只能在社科院了.弄明白了这一点,再说文中的问题,其实是在用自然科学的方式与方法,来检查经济学-这个社会科学.也就是说你是用自然科学规则与要求来互换社会科学了,当然也就有许多的矛盾之处!其实,现在的经济学,感觉还是很不"科学",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如文章中提到的经济学家可以说都是经济大咖了,斯密,克鲁格曼,马克思,凯恩斯,哈耶克。。。这些人到底谁说得对?百多年来,世界人民是分别选择了这些道路来走,马的道路走的很不顺利,其实凯恩斯走的也很艰难,哈耶克等人的新自由主义呢?执行起来也很难,慢慢的也执行不了了。马的体制陷入危机,人们就自然想改变它,试试西方的路子;西方国家陷入了危机,照样很多人又拿出资本论来读。人们就是这么蒙着来的,为啥?就是因为,哪本书看着都有点道理,但又都难以完全驳倒对方,也就是哪本书用起来也都不那么好用。所以,世界现在需要真正科学的经济学,能简单明了说服众人的经济学,一旦出现,能解决很多问题的经济学!我想这可能也是文章所希望的东西:真正科学的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30 12:56:07
经济学更多的是一种思想,思维模式和视角,他能够解释生活中一些行为和社会现象,这不代表它是一种唯一的解释,有时候还特意把问题复杂化了,连自然科学都不能完全解释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经济学也无能为力。往积极一方面讲,经济学能够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当你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不妨从经济学的角度入手,有时候会柳暗花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30 14:14:22
凯恩斯和哈耶克的论争,被称为“历史上最经典最著名的经济学决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30 19:31:04
个人觉得啊、、什么效益最大化、理性选择这些并不能完全说是经济学思想、而是人文类学科的普遍思想、所以经济学沙文主义无从谈起、个人意见,有所不对还望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