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9090 0
2014-07-02

中国军工产业进入黄金十年,政策的放宽、高昂的利润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将军工产业推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投资热点,另一方面,中国军工产业即将进入暴发期,部分军工企业肆意扩大规模进入民用领域,民间资本疯狂涌入军工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把握好行业发展脉博、理性投资也就显得极为关键。

下面我们不妨以俄罗斯军转民案例进行详尽的剖析,更能直观地感受到军工产业进入民用领域所带来的发展前景,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俄罗斯拥有原苏联遗留下的庞大军工产业,在新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变军事经济发展模式,保证军工产业在先进的工艺基础上进行结构改革继续发展,保持军工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能力,形成军品和民品市场良好对接机制,是俄罗斯复苏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必须克服的障碍。

为此俄罗斯ZF提出了巩固和更新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的战略决定,在军转民战略思想指导下先后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俄罗斯军工产业“军转民”。

俄罗斯认为,改变经济军事化格局的途径是军转民。尽管由于资金缺乏、管理不善、各部门意见分歧,使军转民工作遇到重重阻力,但ZF不懈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军民结合。

同时,俄罗斯制定了“军转民法”等若干法律、法规和法令,确定了军转民原则、方向、重点及相关法规。1997年,军工产业的民品比重由1994年的78.3%提高到87.0%。

可以说,能军能民是俄罗斯军工产业的发展方向,在改革国家科技管理体制的同时,俄ZF在各军工产业部门设立科技协会,收集民用有关部门的建议。制定与军事有关的科研规划时,由军事工业委员会协调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与军工部门之间的关系,注意吸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基础研究成果,将有军事价值的科研项目及时转为军用。俄罗斯军工产业企业通过联合与合并,从体制上解决了科研与生产脱节的问题,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了技术上的优势互补,降低了开发、研制与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另外,也有助于解决资金短缺、开工不足、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随着实力的增强,俄罗斯军工企业集团在融资和吸收投资上都较以往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找到国内外合作伙伴。俄ZF对军转民经费和军民两用技术等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关注两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向美国及西方国家看齐,而且要确保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能力。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军工产业深度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通过分析“军工民用”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可以总结出以下关键因素。

1、准确的市场定位

首先,以满足市场需求来确定项目发展的定位是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军转民要坚持以国家相关行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军品技术的溢出效应,服务经济建设;另外,要发挥技术优势,解决目标行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实现重大装备的国产化。

其次,军转民要准确选定目标行业,目标行业一定是技术特征与已有军工技术接近、能充分发挥军工企业技术优势的行业,而且需具有技术密集、效益好、投入大、有发展前景等特点。这需要对目标行业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需求;从国家宏观政策、国际市场导向发现需求;在现有技术、产品的缺点中发现需求;从技术的深入研究中发明需求等等。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其进行经济技术筛选。效益不好的、投资上无力承担的要过滤掉;技术门槛低的要过滤掉,技术门槛过高、没有技术储备基础的要过滤掉;竞争激烈的要过滤掉;没有发展前景的要过滤掉。

2、领先的技术战略

据最新发布的“全球CEO调研报告”显示,在影响企业发展的技术因素、员工技能、市场因素、宏观经济因素、监管问题、全球化、社会经济因素等九大类关键因素中,技术因素从2004年的第6位逐渐上升到2012年的第1位,而员工技能基本上没变化,总是排在第2位,排在第3位的市场因素也从以前的第1位首次跌至第3位。从上述排名可见,技术创新及其力量已经引起全球商业人士的关注。

军工企业要转民,一定要发挥在技术和产品研制方面的长处,所谓不熟不入。军工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都积累了相对比较雄厚的技术实力,某一种技术可能在军工行业内已经成熟应用很久,而恰好是民用产业亟待突破的技术瓶颈,但由于军民天然分割导致信息不畅,技术的经济效益没有发挥到最大。如果把这类军工技术转为民用则可能快速产生效益,而且因为是民用产业紧缺的技术,所以经济效益也是可观的。

3、创新的管理体制

军工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的计划经济理念和行政化行为方式是与市场化特征明显的军转民企业不相融的,具体表现在军工企业部分人员现在依然存在着“重军轻民”的现象,认为军工企业在民用市场的开拓发展不足以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使得军工企业人才、技术等优势资源都集中在军品业务,对于民品的发展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致使军工企业民品处于被动处境。要推进军工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必须要从管理体制、机制及人员观念改变着手开展工作,打破束缚,在政策、资源层面上给予支持。

军工企业拥有雄厚的技术资源和技术基础,对于可行的创新项目大胆投入,允许失败,并从体制和机制上给予鼓励,在项目成功后,通过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保障项目的持续稳定发展。创新就面临着失败的风险,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企业“所有者缺失”的客观情况下,国有企业创新工作的动力难免不足,企业管理者的敬业精神及决策能力是创新的直接动力。另外,对于成功的创新项目要制定对研发人员的奖励措施,对于失败的创新项目只分析原因不追究责任。

前瞻点评:针对军工企业,建立一种能够发现可用需求的机制是实施军转民的前提,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总之,要滤出前景和经济效益好、投资能够承受、技术门槛较高、竞争不激烈的市场需求,准确的行业选择和目标定位是军转民企业发展的前提,也是实施军转民成功的关键步骤。

从技术研制启动开始,军工企业瞄准的是行业内、甚至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技术,面对的是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利用自己所长,对竞争对手进行彻底的分析、了解、论证,对竞争对手的技术优、缺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中找出技术创新点和发展突破点。坚持引领式的技术创新和对质量的坚守,是军转民过程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这对所有致力于实施军转民的企业都是必须遵守的经营原则。

原文地址:http://www.qianzhan.com/report/detail/300/140702-28760102_2.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