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企业文化
3101 1
2014-07-07
在国内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家族创业企业发展相当迅速,按照当初创业的年龄计算,大部分家族企业已到迭代时节,这正是此次这些企业主们此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所在。在访问柏林、慕尼黑、维藤大学等地访问期间,当地的企业、研究机构和法律咨询人员也带来了一些有关德国家族企业的解答,以及中国企业在德投资的注意事项。下面截取一些有趣的问答与大家共享。
  问:德国人如何看待高管私生活?
  答:家族企业也不是什么都管,主要关注财政、人事,其余大部分则聘请职业经理人进行打理,避免家族情感掺合其中。在德国,高管的私生活一般与企业没有直接关系。具体地讲,如果涉及与公司有关的道德价值理念,可能还是要关注一下。
  问:在德国如果子承父业,遗产税如何处理?
  答:这涉及到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如果要合理避税,首先要求5年之内,股份不流失,就业人数不变,则只要缴纳15%的遗产税,而如果7年之内股份不流失且就业人数不变,则遗产税就可以全免了。
  问:在德国,女性在家族企业继承过程中是否有特殊考虑?对掌权女性的数量比例有规定吗?
  答:在德国,法律保证了男女的平等,因此没有特殊考虑。至于谁来继承,取决于谁更有上进心,对企业更有利。比如CLAAS,掌权的就是个女性。德国女性的权势正在逐渐成型,现在我们仍在讨论这个问题。有人主张,不能以女性数量比例视为公平的标志,而仍应以能者多劳为标准。
  问:德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答:新成立的企业,5年之内的存活率是85%。
  问:有什么好的机制能令德国企业传承百年?德国家族企业如何利用相关机制避免争权夺利和内斗?
  答:中国和德国的企业不太一样。德国的百年家族企业基本上都是由职业经理人打理,继承人可能只做其中一个部门的领导,对全局的决策要服从集体。在德国,很少有继承人因继承而争权夺势的现象。内部斗争,每一代都会有,也没有办法进行回避。只有10%企业能传到第四或第六代。有些家族企业有着自己的“家族宪法”,对成员的各项行为有相应规定。
  问:在收购德国企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答:从中国人的角度,请提前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收购目的、具体流程与办法,及时沟通,避免负面印象。任何谈妥之事,不可反悔,如谈判破裂,需要付“分手费”,因此在一开始约定好一旦破裂进行补偿的问题,则能获得对方认可,大大提高成功可能性。具体交易上,未必全款全资收购,可以进行股权交易,同时一定尊重对方品牌,建立机制留住人才。
  问:家族企业在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传承时候创新有几何?
  答:很多家族企业在第二、第三代都不再由子女继承,原因在于子女并不适合做创业管理。多数德国创业者认为如果子女能力不行,宁可卖掉。
  在被问及“德国产品为何总是世界冠军”的原因时,来自柏林市政厅的胡美尔(Wolfgang Hummel)先生谦逊地用黑格尔式的辩证法答道:
  这取决于很多因素,不能一概而论,但以下三个因素我们认为是必要条件:一个是对产品质量的重视;一个是对高素质团队的培养;另一个是以客户为导向的(定制化)生产理念。一切以客户需求为主,宁可赔钱,也要满足客户的合理需求,因为钱还可以赚回来,但客户的心失去了就很难挽回。
  专注产品,重视体验,做口碑。是不是很熟悉的总结?在中国,狂热的互联网信徒们高呼“互联网改变一切”时,作为“欧洲发动机”之一的德国一片宁静祥和。在勃兰登堡门旁敞亮的会议厅内,面对远道而来的中国人询问德国互联网行业状况,维讷尔特先生答道:我们注重实业。
  这回答像是1845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结语: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来源: 虎嗅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7-17 13:20:56
富不过三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