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7543 22
2014-07-12

连续四年蝉联电子行业分析师第一名;4家券商从业经历;苹果概念和互联网平台的拥趸……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总经理赵晓光的一举一动足以牵动投资界的目光。游刃有余的赵晓光加上沉稳含蓄的安信证券,两者之间可能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作为一个80后明星分析师,如何看待证券研究和分析师定位?他心中理想的研究中心是怎样的?赵晓光在履新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总经理之后近日首度开口,接受证券时报记者的专访。



研究未来产业大趋势 比什么都重要


未来安信证券研究中心的战略定位是什么?您的职业定位会从分析师逐步过渡到管理者吗?

赵晓光:过去证券行业是以传统业务为导向的纵向整合,各家公司部门之间的协作很难形成一体,安信证券股东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机会。未来,安信证券将以客户为核心,通过研究来打通投行业务、经纪业务、创新业务,其中安信研究中心主要起到协调作用。

我们拥有一批志同道合、希望为产业做出更多贡献的分析师。这个团队比较年轻,愿意按照我们期望的方向去努力。当分析师能够帮助公司、产业以及客户做出贡献、做出价值的时候,很多业务模式、业务来源自然就有了。

我认为,任何以人为本的行业管理者也是做业务的,研究产业和管理并不矛盾。我不能被这个产业所淘汰,必须要投身于一线,和产业和客户交流,才能够加深对业务的理解。

当你能够更好地深入产业,去了解这个产业运行背后的趋势和原理时,你对公司的理解会加深,对于投资价值的理解会更强。


你眼中理想的研究所应该具有哪些特质?未来你希望客户怎么评价安信研究中心?

赵晓光:首先,内部管理机制应有合伙人精神。

其次,未来聚焦于产业链研究。过去这么多年,我倡导的研究是未来大趋势比什么都重要,大趋势的研究一定要有大思路,不需要去打听很多细节的信息。例如,去年我们便挖掘了五大安全领域:新能源汽车、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产业安全、军工。

第三,包括我们的分析师在内,多数分析师是看多不看空的,正因如此,我们倡导分析师在市场大跌时认真研究哪些因素会导致市场和产业发生变化,行业和公司价值是否被低估?分析师千万不要追涨杀跌,应该在行业底部或行情启动前前瞻性地深入研究,进一步降低客户面临的风险,扩大受益空间。

此外,我们特别强调产业上下游合作,比如说化工分析师或机械分析师很多下游客户就是电子企业,电子下游客户是通讯、家电、汽车,上下游紧密合作相互印证。

如果说到评价,我们追求的是,成为“产业专家”–能够提前敏感判断产业大趋势或拐点发生时间点;提供全产业链的立体研究建议,包括我们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提供的宏观判断;我们要致力建立一个最好的产业专家、上市公司、上下游企业和私募股权投资(PE)等形成高度交流合作的产业平台。

分析师如同互联网企业 追求存量


基于目前一些产业的变化,研究中心的研究力量如何对这些产业进行覆盖和投入?是否会基于研究中心的成本来考虑各个行业研究的均衡配置?

赵晓光:有一句话叫“没有夕阳的行业,只有不争气的分析师”,这个行业都是循环往复的。比如2007年、2008年之前市场对TMT(科技、媒体和通信)关注度不高,但近几年TMT出现很多新元素,加之波动大、变化快,大家就比较关注。

从投资角度看,新兴产业,例如TMT、新材料、新设备、新能源、医药等行业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重点。但这不代表我们不重视其他行业,经济总是有周期的,传统行业肯定要未雨绸缪。另一方面,一些传统行业研究对其他产业研究帮助很大,我们并不要求传统行业的分析师短期马上兑现收益,希望他们长期能够找到价值,发挥其价值。一些传统行业,例如钢铁在当前二级市场没什么机会,但研究它可以为研究其他产业提供很好的建议。

你先后曾在多家券商任职,接触的分析师比较多,您觉得以前分析师和现在分析师有何不同?


赵晓光:以前分析师的核心价值就是挖掘价值,更多在研究股价;工作模式是劳动密集型的,越干越累。未来分析师将是产业分析师,优势是:第一,对产业有前瞻性判断,我一直认为“三流企业拼技术、二流企业拼人脉、一流企业拼眼光”,眼光非常重要,产业分析师的优势是能够看到三年以后的事情。第二,分析师应关注上下游–特别是不同行业的合作,拥有公司、产业上下游、PE等各方面的人脉,结合起来可以帮助产业和公司成长,例如引入人才、导入客户、导入新技术,这是分析师更加重要的使命。

从精力上来说,产业分析师未来能形成有效积累,干到50岁都会有很大的价值,越往后干人脉积累就越多。

形象地说,过去的分析师如同制造业重视数量规模,去年卖的产品今年还得想着卖出去;未来的产业分析师如同互联网追求存量,去年的客户就是今年的基础,只需要考虑增量就行。

你心中的优秀证券分析师具有哪些特质?目前,你们团队情况如何?或者您希望再招一些什么样的分析师?


赵晓光:优秀的证券分析师,一是要有进取心,这毕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行业;二是有好奇心,任何一个行业、产业背后都有变化规律,分析师要对所研究的领域非常敏感,拥有探求背后原因的动力,并在研究中找到乐趣,而非机械地完成工作。

此外,开放的心态也非常重要。善于合作、通过与别人交流沟通不断获取新的想法修正自己的观点,让自己的研究体系更加成熟。我希望分析师比较全面,能把各方面的能力协调起来。

目前我们的TMT、传媒互联网、软件、建筑、化工团队具备业内前三名资质,希望TMT团队能够做到业内最好,帮助上下游企业、跟踪产业趋势挖掘一些新的机会。此外,通讯、电力设备、新能源、机械、制造、建筑的研究团队潜力较大。未来,新材料、新设备、新能源三个板块将是我们的核心研究方向。

总之,对外,我们希望找一批志同道合、有共同理念的朋友一起努力;对内,希望能够不断地培养出一些新的分析师。

互联网未来三大机会:支付、医疗、教育


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最看重什么?

赵晓光:从最初入行时的理念到从业多年后回过头看,我一直坚持做产业链研究。每天晨会我们都会强调,分析师真正创造价值不在于要比别人知道多少敏感信息,一定是对宏观经济大趋势、对产业未来有准确的判断。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产业链研究将使得分析师的研究更加聚焦于产业。各个产业一直在变,三年前的产业与现在的产业区别就很大,三年后肯定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把这个东西弄明白就已经足够。

回到投资主题,你觉得互联网时代下一个投资机会是什么?


赵晓光:过去移动互联网的框架是比较清晰的。在过去的五年,全球的工业产业,无非围绕着三个传感器–麦克风、摄像头和触摸屏,去捕捉人的信号、数据、声音、头像和动作;通过智能手机和智能平板、智能硬件–这四个硬件平台、系统平台、应用平台和数据平台,致力于解决人的三个需求:娱乐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和工作的需求。

很多人会问,移动互联网的浪潮结束了吗?要做这样一个判断,需要考虑一个出发点,人的需求结束了吗?消费者除了娱乐、搜索、社交,还有没有别的需求?

我们认为,除了娱乐功能和社交,人类还有三个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一是衣食住行相关的支付和商务需求;二是教育需求;三是医疗需求。

这三个需求使得消费者更加迫切、更加愿意去花钱。所以,支付将是一个大行业,我们也会看到明年,无论是苹果还是中国移动都会大力去推动这个行业。同时,教育和医疗对国家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教育和医疗领域还存在严重的资源错配。在这三个领域,我们将看到,未来全球的科技巨头会花大力气去研究相关产品。

如果是科技业界者,一定要关注上述三个需求,这是从无到有的需求,而且是大家都没有准备好的事情。


(本文来源:证券时报 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坛观点)


答题送币时间:

1、选择:本文对话的行业分析师是谁?

A、赵晓光

B、王迪

C、区瑞明

2、讨论:看过张晓光的观点后,对你有何启发呢?欢迎分享你的观点~~


帮助人大经济论坛推广,复制贴子内容(带人大经济论坛网址)并发到其他论坛和网站;或点击贴子标题后的“推广有奖”,把本贴推荐到QQ群或自己的微博(最好@人大经济论坛),然后跟贴贴出链接或截图,证明已作推广的,将获得如下论坛币的奖励!(大家一定要把群现有人数或微博粉丝人数截屏出来哦~不然只能奖励10个币哦)
活动奖励方式(同一个群或微博或网站分享多次算一次,所有截图均需显示分享人数,否则默认低档奖励):
1.凡分享的QQ群,人数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20论坛币;100-500人的,奖励20-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500人以上的奖励50-100论坛币。
2.凡分享到微博,您的粉丝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20论坛币;100-500人的,奖励20-50论坛币(每微博限奖励一次);500人以上的奖励50-100论坛币。
3.凡分享到其他网站(包括校内网等),帖子保留一天以上的(24小时后截图),奖励50论坛币
4.通过论坛手机客户端浏览此帖的,凡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内,回帖帖出截图,奖励50论坛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7-12 08:56:08
学习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2 09:02:11
A、赵晓光

把眼光從單單的數據分析師,開放到產業上,沖每個經濟產業上進行實體的數據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2 09:03:26
1. 是赵晓光吧....
2. 个人感觉行业分析师应有相关行业从业经历。对于整个行业走向的敏感和嗅觉对于走向管理岗位来说很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2 10:44:21
非常好,文中提到的观点。。个人非常认同!!!
小冰同志,辛苦了。。。这篇分享很有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2 14:37:47
谢谢分享~
A、赵晓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