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413 4
2014-07-24

    一谈到马克思主义, 社会大众往往就会将它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思想控制联系起来;一谈到马克思经济学,一些经济学人就开始批判那种“宁可全部饿死也不应允许一人先富”的共同生产和共同消费模式。显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经济学的极大误解,也抹杀了其为人类历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现代主流经济学人以及其他一些新自由主义者往往宣称,苏联的解体和柏林墙的倒塌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失败。但马克思主义者同样也宣称,前苏联为代表的集权体制并不是马克思学说的后果,更不是马克思学说的实现,相反是对马克思学说的扭曲;因此,前苏联解体之初在西方社会兴起的所谓的 “历史的终结” 只不过一种过于自信的幻想,它最终将会变成噩梦。


例如,德赛就认为,苏联革命并没有实践马克思的思想,而只是借用了马克思的名义, 因此,自由市场体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主导地位以及苏联、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不仅不能被看成是马克思的灭亡,恰恰相反,可以理解为马克思的复仇。相应地,阿伦特强调,“迄今为止对马克思主义的强硬批判中,把集权主义视为由马克思主义直接发展而来的观点,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为严重的指责。”


问题是,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无论在理论逻辑上还是当下实践中都存在着不少问题, 但为何广大经济学子和社会大众并不能认同这些马克思主义者所宣称的那种 “极有价值” 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和经济学,并因而转向马克思主义学说呢?很大程度上在于当前那些正统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做得更好。宾默尔写道:“在所有的研究领域,学术活动不过是绝大多数的活跃在其中的研究者,自己扬起尘土,却还争执不休地抱怨说他们看不了太远。”显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实处境就依赖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展示出的面貌,而这种面貌又源于正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行为和工作。


凡勃伦很早指出的:“马克思的(怀有敌意的)批评者们,没有能够充分意识到他在理论前提和目的上与众不同所具有的激进特征,因此,这些人通常会在那些推理上的深奥细节中纠缠不清;而那些赞成他的学说的作者们往往又过于像信徒那样专心于注释他的理论,专心于巩固他们的门徒的信仰。”

由于马克思学说是为适应于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和政治革命的需要, 因而在分析现实时要运用现代分析手段来剖析其逻辑前提和逻辑关系。


马克思主要关注宏观社会经济现象,从而倾向于采取平均主义的分析方法,而这种方法又便于对社会权力结构的分析以及考察社会权力结构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影响,新古典经济学则主要关注微观经济行为,从而倾向于采取边际主义的分析方法,而这种方法又便于对效用最大化行为的局部分析以及考察个体理性行为对社会一般均衡的影响。同时,正是由于两大范式的研究方法是与其研究对象相对应的,因而,我们不能简单地运用一方的分析思维来审查另一方的基本观点。例如,如果运用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个体主义和理性选择思维来审视马克思主义学说,那么,就无法理解阶级行为和国家革命等所包含的自我牺牲精神,从而会得出“马克思主义学说全都错误”的结论。同样,如果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方法论整体主义和阶级分析方法来审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那么,就难以理解搭便车等行为以及公地悲剧等现象,从而也会得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一无是处”的结论。


因此,本文不是妄图将两者完全整合,而是试图运用理论逻辑,将宏观层次的概括和规律建立在对个体行为具有指导意义的微观因果机制之上。对现实中的现象,特别是经济现象进行侧重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解释与分析,给出较为理想、逻辑合理的解释,体现出马经当代的解释力和践行力。


思忖但不止于如下思路


1、马克思经济学集中于宏观的社会经济制度改造, 存在但缺乏对具体制度的微观分析, 而现实生活中更需要关注一些微观层面的具体问题。


分析历史事件的进程中是乐于使用多阶级模型:“钢铁资本”、“纺织资本”、“军工资本”、 “金融资本”。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所限, 马克思经济学的微观分析总体上还处于 “粗放式” 层次,它没有深入和着重剖析 “群体” 中不同成员的行为差异, 也没有分析人性及其行为机理的演变过程和条件。

这里主要基于马经的基础概念及理论,验算现实当中的经济现象,和主流经济学产生碰撞,必定会有趣有料。


2、由于受特定的个人知识和社会环境的限制,马克思本人不可能穷尽真理,以致其一些具体理论具有时代局限性。随时跟进马经最新研究成果显得蔚为重要。在很大程度上,由于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马克思对当时社会现实以及其他学者观点的具体批判主要具有考证意义,而具有现实意义的则主要在于他所提供的思维。


因此,在对待马克思经济学留下的庞大遗产上,应该把知识论和方法论区别开来,尤其要继承其具有强盛生命力的方法论思维。但不幸的是,正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却很大程度上在继承和宣传马克思本人的具体观点和理论。任何学术都应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发展,但迄今为止,正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却往往深受政治的、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束缚;结果,教师往往布道式地宣扬马克思经济学中那些已经过时或者错误的具体理论和观点,而缺乏引导青年学子对现实问题进行批判性分析。


审慎地怀疑加小心地求证,结合现实条件发挥理论的伟大功力,解释并践行是这门历史学科的内在魅力。


3、从根本上说,马克思经济学在国内之所以不断被边缘化,与当前学术界盛行的功利主义和崇洋主义息息相关。马克思学说像任何科学理论一样都存在值得我们接受和传承的精髓以及不足。其中,集中体现在它的社会哲学观和分析思维上,在于对问题的洞察力上;不足之处则主要体现在具体观点的时代性上,以及解决具体问题的细节措施上。


    小心求证并不断探讨经济现象可依附的经济理论,透过现象寻求本质的理论导向,正是马经解释与践行力的微观指导意义。具有了微观意境上的理解与阐释,探讨微观叠加而成的宏观图景自会游刃有余。因为这世上本没有宏观,宏观即微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7-24 08:36: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4 09:43:30
人们质疑马克思所谓的“经济学”理论,不光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是从他的立论基础开始,几乎通篇都与现实不符,且荒谬不堪。与其说人们“误解”马克思,倒不如说是文章作者在误解人们。后面空对空的什么宏观不宏观,已无关紧要,也没什么意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4 09:58: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4 10:09:08
龚民 发表于 2014-7-24 09:58
会计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人们都不要学经济学了,世上有哪种经济学敢声称能解决社会经济实际问题, ...
会计学不是经济学的内容之一吗?否则,怎么解释大学里会计学都归入经济管理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