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641 6
2014-07-29



美国的所谓tenure track制度,就是“非升即走”。一般而言,如果你进来是tenure track的助理教授,你的合同是三年期的,在第三年,你需要通过系里组织的中期评估,才能获得第二个三年的合同。在第二个三年里,你需要提出tenure申请,一般是第五年或者第六年,如果能够顺利获得tenure的话,那么今后你就不用再签那个三年一期的合同了,因为你就是终身教授了。如果不过,好过学校还给第二次机会,也就是第二年再申请一次,如果还不行,那就走人了。


拿不到tenure固然说起来不好听,但也没有什么好丢人的。拿不到tenure的因素很多,比如跟同事搞不好关系的话,很可能被人家背后下绊子。还有,教学、研究和服务,需要齐头并进,因为这是大学老师的应尽职责,如果你缺一项或两项,就算某一项再优秀,也很难通过promotion和tenure委员会的评审。拿不到tenure的人很多,该行或者换一所学校就是了。5年前我写过一篇博文《托马斯·库恩:学术职称道路上的遭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485-220383.html),人家库恩那么牛的人物,当年也走过麦城。


方艳华老师在清华任职已经9年。根据报道出来的消息,她应该在9年中,没有积累足够的研究成果,未能升职到副教授,从而被学校认为不适合继续担任讲师职务。清华给了她9年,应该是够宽松的了。而且,清华还给了她转岗的选项。这么优惠的条件,要是我,感激清华还来不及呢。


方老师教书有一套,但研究工作积累不足。如果她对自己的实力足够自信的话,应该像库恩那样,换一所研究型大学,通过努力证实自己的实力。如果她只是愿意教书的话,应该到一所教学为主的普通大学去。这样的大学,通常老师可以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方老师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清华让方老师转岗,是按合同来的,是遵守了制度。应该表扬。否则,只能上不能下,学校的改革如何推进?如何更世界接轨?在人情面前,坚持规矩,信守合同,才是正确的选择。


即便是方老师将来变成了俞敏洪那样的名人、有钱人,清华也不应该为此后悔。北大当年让俞敏洪离岗,而成就了俞敏洪的大业,为社会作出了更大贡献。北大应该为此感到自豪。如果方老师未来也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清华也用不着为今天的决定而后悔。相反,清华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

来源:李宁的博客  原文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485-815440.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7-29 12:26:20
如果清华对老师的招聘把关标准一致, 方老师的学术水平不该受到怀疑; 所以该了解的是︰为什么方老师教书有一套,但在9年中研究工作却积累不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9 12:27: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9 12:28:58
李攀 发表于 2014-7-29 12:09


美国的所谓tenure track制度,就是“非升即走”。一般而言,如果你进来是tenure track的助理教授,你 ...
拿美国的体制教育和中国的体制教育相对比是不合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9 12:34: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30 01:22:37
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series report on this hot topic.
We really appreciate it.

For the policy maker, s/he has to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aking care of the organization.
I assume they have done enough of anticipate all kinds of outcomes.
For them, the current situation is not a surprise, especially a big one.

The comprehensive requirement for the new generation instructor is not unusual.
The similar scenario happened in my university about ten years ago.

For those who wants to dedicate his/her whole life in academic world should weight himself/herself carefully before jumping into the pool.
It's a serious decision.
Thank you for your shar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