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4-8-2 21:12: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1:13:17
说实话虽然对“出身”不好的人来说不公平
但是选出来的人的质量绝对好一些
前提是保证公开、公平、公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1:29:50
个人认为,一线院校真水平考博可能愈来愈难,二线院校考博权钱交易可能更为泛滥。总体上支持申请制,一线院校至少更能筛选出一批学术苗子,好好栽培,可成大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1:38:14
申请考核制?这种国外大学采用的研究生选拔方式到底能否适用于我国的学术环境应该还需要静观吧。通过考试方式进行选拔都有权力寻租,这种方式如果没有一定的机制保障难道不是又增添了权力寻租的机会么?在国内,博士生导师的声誉机制,导师负责制和教授自治等这些制度的空乏,能否提供制度保障还有待考量,而招生受计划安排,相当于有一项有限资源的再分配,能够保证公平吗?而且从近年来,各名校实行选拔招考以来,基本条件中直接限制了硕士甚至本科非211高校的研究生参与竞争,这难道真的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吗?一个人的学业发展并不能直接决定他的科研水平和学术素养,后鸟先飞应该也大有人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1:48:00
还有一点就是关于科研成果,大家有没有考虑到,在学术资源两极分化的情况下,越是“好”的高校和平台越容易跟随到“好”的导师和团队,因此在這个环境下只要一个人只要不蠢,而且还稍微有点深造的意思,出成果是比相对“差”点院校要好得多,比如说发表文章名校效应(部分杂志有这种歧视),以及课题(“好”的高校及团队更加容易获得),因此在成果的发表上面“差”的院校出来的学生非常吃亏,但实际上我认为“差”院校出来的学生能够出同样的成果应该是更加值得肯定的,但实行“申请-审核”制之后,在同等条件下,如果换了我是老师我更愿意用“好”院校出来的学生(比如同样两篇CSSCI,一位非211一位是211的学生,都为一作的情况下),因此我认为“申请-审核”制度对于“差”院校出来的学生要不公平一些,因为他们的对手不只是“好”院校的学生,还有能够为“好”学生们带来便利的资源,要想与之竞争“差”院校的学生必须要在成果上非常突出,這样迫使“差”院校学生比“好”院校的学生更加的艰辛与努力。(即使如此还要看导师因素,有些导师一直是“好”院校出身,有名校情结的,因此即使成果好的也不见得能够得到认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2:03:30
不太懂这些事,有那么多考博的?不是硕博连读为主么?不过想想申请制也还是土鳖,觉得又没意思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2:07:15
呵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2:09:01
笔试+论文最合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2:15:02
chenxiao403 发表于 2014-8-2 21:48
还有一点就是关于科研成果,大家有没有考虑到,在学术资源两极分化的情况下,越是“好”的高校和平台越容易 ...
说的有道理啊。我本硕均非211,目前有两篇C(中等偏上一点),一篇会议论文(在会上宣读),参与2项国家自科项目,写过一份国家自科面上的标书(6.5万字),还有3篇论文在外面审着,可能申请时可以出来一篇(只投C)。今年尝试所谓申请考核制的博士申请过程,看看最后结果会怎么样,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2:16:40
实行申请考核制后,学生要申请读博,必须阅读一定量的文献,并且对未来研究有个初步概念。这对学生以后做研究会有利。从这个角度看,申请考核制比应试要好得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2:17:13
呵呵呵呵呵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2:21:27
想说的是身边有很多直博的人,对于这样的人就无需讨论。而那些需要考的,无非出于两个目的,深入学术和博士文凭。当然待到大牛在经济上已经不存在追逐时,可能对所招学生比之前稍微仔细和公平一些,而不是完全靠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2:30:51
硕士那边的推荐,生源,美女都是关键要素,靠初试拿分的屌丝难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2:32:34
关注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2:35:16
关键是自己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2:41:10
早日进入科研氛围,没有什么不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2:41:54
其实毕业环节更重要,如果能严格把关,以前的那些××领导找人上课,找人写论文就能毕业的事情就能控制住,即使他能进来也出不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2:53:33
取消在职博士或者毕业要求和全职博士一样,那才是对博士的最大尊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2:57:06
这个制度对学术感兴趣的同学肯定是有好处的,毕竟他们在研究生阶段的表现会更突出;相比以往,考核的范围更全面,方式更合理。不管怎么说,要读博的同志们要加油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2:59:29
在中国,行不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3:12:00
我觉得还是先给学生做好规划
对于那种希望通过博士来逃避工作的,直接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3:49:12
不支持`博士入学实行“申请考核制”将改变考博生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3:49:57
博士入学实行“申请考核制”将改变考博生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3:52:16
鼓励做科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3:53:28
这个恐怕不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3 00:18:56
申请-考核制,本身是个挑选优秀博士候选人的很好工具,但取决于我们如何使用这个工具了。
刚刚开始肯定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任何事情不尝试着将其做好,我们就永远无法享受创新/变革带来的好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3 00:37:41
这个可以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3 00:43:42
这更有可能固化第一学历的出生,而且貌似相对于考试机制而言并不能保证其公平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3 02:09:12
这样挺好的,双向选择,导师和学生都有利,但对于学校不好的可能就不那么乐观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3 02:32:48
有利有弊吧,但是我觉得考试的方法是肯定要改革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