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5299 3
2008-05-11

宏观经济学的总供给曲线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5-11 19:29:00

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主要有三种理论模型解释这一点:

1,黏性工资模型

当名义工资黏性时,物价水平的上升降低了实际工资,使劳动变得更加便宜。较低的实际工资使企业雇用更多的劳动,而额外雇佣的劳动生产出更多多的产出。

物价水平面和产出量之间的这种正相关关系意味着,当名义工资不能调整时,总供给曲线向右上向倾斜。(图形我贴不上来)

2,不完全信息模型

模型假设市场出清,也即所有工资和价格自由调整以平衡供求。由于产品数量如此之多,供给者无法在所有时间中观察到所有价格。他们密切注视他们所生产的产品价格,但对他们消费的所有产品的价格关注较不密切。由于信息不完全,他们有时混淆了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与相对价格的变动。这种混淆影响了供给多少的决策,并导致物价水平与产出之间短期的正相关关系。

3,黏性价格模型       p=P+a(Y-Y1)

在上式中,企业会面临着预期,当企业的预期高物价水平时,它们预期成本也高,由此可以导致较高的实际物价水平

当产出高时,对产品的需求也高,那些价格有伸缩性的企业所确定的价格也高,这就导致高物价水平。产出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取决于价格有伸缩性的企业的比例。

长期的总供给不同于短期,它不受价格的影响,为完全无弹性的。

具体可参考曼昆的宏观经济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1 19:31:5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12 09:02:00

你向总生产函数中引入一般物价水平,再把其他变量都当作参量,该函数在P-y空间上就是总供给曲线。

一般假设,一般物价水平通过影响劳动市场的供求双方的行为影响总生产函数中的劳动投入,进行影响总产出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12 11:05:00
经济学书讲的不是很清楚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