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754 11
2014-08-17

这几天连续审了几篇编辑学方面的论文,每每在写审稿意见的时候,都感觉很累:一是没有可取的点,也没有明显的错误,要做到提交一份合格的审稿意见,实在是不容易;二是文章涉及的学科内容庞杂,新的概念很多,真正吃透一篇文章并且决定录用与否,实在不容易;三是文章的逻辑关系混乱,单句阅读没有明显错误——似乎是借用过来的,但是整段看不知道说的是什么,相互之间似连非连,读起来费劲。现针对几个具体问题记录一下。


(1)年轻编辑的知识学习能力比较强,对新的概念和知识接触的比较多,但是往往缺乏深入理解。如:最近看的几篇文章,都冠有“大数据”这一时髦的名词,但是对大数据的理解却很肤浅,尽管是目前没有严格的、公认的定义,但是也不能与传统的“数字化、信息化”相混淆。前几年是云计算,今年是大数据,将这些新名词用到科技期刊出版,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正确理解概念,二是准确将新事物与科技期刊“关联起来”,而不能仅仅“戴帽子”。有的作者有技术背景,对大数据理解深刻,但与科技期刊出版**不起来,只是泛泛而谈;有的作者对大数据不明白,只是戴个帽子,论述还是传统的思路。


(2)以前谈过的,经验型论文的写法,往往没有从研究的角度来思考,而是将自己的“经历”归纳一下,列出来写上个层次标题。这不是论文,甚至也不是一篇高水平的总结。经验型论文忌讳写成工作总结,应该论述观点和如何做为主,以个刊的实践作为证据,证明观点和做法正确、可行即可。特别是在论述做法时要有所“理论提升”,经验只有上升为一般,才能对他人具有更大的指导价值,而不是仅仅“提供参考事例”——要从读者角度拷问:“我能给别人提供什么指导?”如果是一些创新做法,再结合上理论思考,那么就比较好。


(3)“理论借用”或者叫“理论应用”,将其他学科的理论,应用到编辑出版这是一种研究方向,但是忌讳的是“两张皮”。往往是理论简介之后的论述,没有结合上理论,只谈编辑实践——与理论的关联性不够;非出版编辑人员则结合编辑实践不具体,似是而非甚至是外行。这都是理论应用的失败。我建议,将理论学习转变为自己分析问题的基础,将理论融入“问题的分析之中”——用理论而不见“理论”。


(4)新媒体与学术期刊的结合,大家只是应用,似乎什么新东西都是好东西,学术期刊都要用,都能用到学术期刊出版中。一是没有区别“媒体性质不同”而具有的不同属性和特点,相互之间什么是可以借用的,借用来做什么,而泛泛而谈,往往是存在“漏洞的”;二是概念限定不清,在论述的指向上常常有不同的指向,如:编辑,有时大众媒体编辑和学术期刊编辑,是不一样的。微传播与学术传播是不同的两个传播形式。



来源:赵大良的博客


原文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721-820000.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17 11:21:40
审稿挺苦的活?
文科的科研论文,审起来更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7 11:26:07
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report.
It is good to know what your counterpart thinking in advance.

Sometimes, pre-designing according to your reader's need is an effective way to build your paper.
The writer must know what you want to say.
Sounds easy, but you still need time to design it, verify it and implement it.

Thank you again for sharing the new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7 12:33:59
不懂文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8 08:52:30
“一是没有可取的点,也没有明显的错误,要做到提交一份合格的审稿意见,实在是不容易;二是文章涉及的学科内容庞杂,新的概念很多,真正吃透一篇文章并且决定录用与否,实在不容易;三是文章的逻辑关系混乱,单句阅读没有明显错误——似乎是借用过来的,但是整段看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这是现在写书人的通病,自己都没大吃透,就赶往论文,专著里引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3 15:36:39
多看有用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