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062 8
2008-05-21
万科的公告可以算是一种含蓄的认错和公关补救措施,遗憾的是字里行间反映出被批斗的那种中心精神依然没有变。一句话总结就是:动机不纯、其心可诛
  
  第一、抛开网络上一些跟风乱骂的帖子,大部分人并不是在指责万科捐得少(毕竟不是只有一个大企业捐赠在200万以下,而且的确没必要攀比金额)。大家其实本质都在比较用心,因为根本上这不是钱的事。不能承受的是“负担论”、“常态论”所反映出的那种悠闲漠不关心的心态。要不是王总有这样心态,恐怕他也不会写那篇博客辩解了。根本上讲他是认为这个灾害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而且你们这些草民也不该大惊小怪的指责我王总。从这个公告上看,淡然依旧心态不改;
  
  第二、一个商人冷静的心(到了发生这种特殊事件时你看到的就是冷酷了),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发挥企业的优势去参与建筑评估和重建,其实第一时间大部分人想到的是作为一个“人”而非一个企业你能做些什么。毕竟企业家全职到所有事情都要和企业联系到一起是可怕的,你首先得是个人吧!
  
  第三、包括之前的解释,和现在的这个公告包含了太多这种心态下的考虑,是商人心、企业心而非人心。这已经是王总的“常态”,大家可以理解他始终是改不过来的原因。从企业利益上分析国家利益看似正确无比是“先做好自己的本份再说其他...”,其实大谬不然。如果中国改革三十年孕育的都是这样本位的企业家,遇到考验,国家可就太不幸了;
  
  第四、从技术层面分析一下这个公告的可操作性,姑且不论非营利性的含义是否意味着起码要保成本。“上限一亿”这个提法是王总继创造出10块上限论后又对上限论的重要改进和修正,可是真看不出用意的区别。在四川的重建中,王总的投入是否能够准确控制在一亿以内?如果超出怎么办?一栋楼盖到一亿没盖完这时候停下来要钱么,呵呵?需要重建的区域很大,这一亿王总盖了,其余的王总完全不插手么?如果插手,那么这一亿大概从总量上可以算广告投入和售前费用了,毕竟这次地震摧毁的是百万计的建筑、民房。潜台词可以算万科吹响大规模进军二、三线城市房地产的号角,商人啊,真是商人,而且总想名利双收,任何事情总要在利益驱动的初衷下试图包装温情的外衣,简单一点表达不好么?
  
  公告依旧动机不纯,其心可诛啊。而且可以看到这种“商人心”始终没法融入到救灾的“人心”洪流中去,这才是他挨骂的根本原因。可是遗毒何其深,以至不自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5-21 13:33:00
分析的好啊,看王10这厮绝非什么好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21 13:41:00

捐款不是一次性

源源不断才是好现象啊!——个人意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21 13:44:00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21 15:09:00

写的好,再补充一下。

上限一亿的潜台词就是:公司授权管理层不能超过这个数,就是从一块钱到一亿都可以。

里面隐隐的有一种威胁的意味,我可以给,也可以不给,和认捐不同。

所以你们最好对我有点好处,我才会给你。

比如说,都江堰开发分我一份?

其实不在乎他捐多捐少,而在于他这种跳出来,嘲笑全国人民的感情,试图玩弄人民的智商的态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1 16:31:0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21 19:22:00

同意楼上的。

企业捐200万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可恨之处就在于其对这次灾害表现出来的态度,可恨可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