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9872 40
2014-08-30
辩证法是如何降低智商的.p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30 22:38:49
lwzxy 发表于 2014-8-30 22:18
这篇文章我深感同意,可是应该属于禁书吧,但是辩证法是适合中国人的,中国人的中庸思想本就和这类似,中国哲学家本就习惯于整体考虑,而西方人擅长分裂,把学科分成各种然后凑不到一起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30 23:22:08
一切不过是愚民而已!信哉斯言!需要更多此类雄文开启民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31 00:04:29
lwzxy 发表于 2014-8-30 22:18
好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31 00:30:04
爱上行 发表于 2014-8-30 22:38
这篇文章我深感同意,可是应该属于禁书吧,但是辩证法是适合中国人的,中国人的中庸思想本就和这类似,中 ...
有一点不同意。中庸,如果排除了“辩证法”,其实是科学的思维。因此,辩证法思维把中庸概念搞乱了。
怎么理解中庸?
如果你学过点微观经济学,你应该知道利润最大化的边际法则。
增加产量,若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该增加,而不应当停止增加产量;若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就应当减少产量,而不应当继续增加产量。这两种情况的转变点,就是生产者均衡点,也就是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中庸,又可以理解为持中(这里所说的中,并不是数学的中点或均值,而是两端之间的某个点的意思),不极端。有句话,叫过犹不及,你可以这样与边际原则对应起来: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事情还做得不够,做得不足,最大化目标还没有达到;边际收益小于成本时,就意味着事情做得过头了,过了,最大化目标受到损害,没有达到。过头了和不足都不能最大化目标,所以说它们很像,“犹如”。
这里,中庸怎么被辩证法害了呢?原来是这样的:中庸是指手段和活动的中,而不是指目的的中。而辩证法则将目的说成要中庸,比如,一个人想要幸福(目的),辩证法就说了,你最好不要太幸福,也不要不幸福,总是把目标定成中等,不要上等也不要下等。这就是辩证法在指导中国人日常生活时形成的“乌龟哲学”或“鸵鸟哲学”。
目的和手段分清了,中庸就是一个很好的指导原则:手段或活动要中庸。把目的手段混淆不清了,那么,中庸就是乡愿,就是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31 00:54:17
罗鹏 发表于 2014-8-31 00:30
有一点不同意。中庸,如果排除了“辩证法”,其实是科学的思维。因此,辩证法思维把中庸概念搞乱了。
怎 ...
罗大侠好:

看一看老马本人是怎么说“辩证法”的。

http://v.163.com/movie/2009/9/0/K/M71SK71SK_M71SMA50K.html
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当我搞不明白一件事的时候,我就说它是辩证的。” 源自耶鲁大学《近代社会理论的基础》

此话的出处源自于——伊万·思泽勒尼(Iván Szelényi)教授:“马克思在他年老的时候,曾经给恩格斯写过一封信说:‘弗里德里希,你知道吗,当我在说‘辩证法’这个词的时候,我根本就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所以,辩证的意思就是,在你不能真正地找出两种现象之间的关系时,你就可以说,啊,那是辩证关系。

详见:耶鲁大学伊万·思泽勒尼(Iván Szelényi)教授所授的《近代社会理论的基础》——《马克思之历史唯物论(续)》第2分36秒之处(视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