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的耶鲁金融学博士朋友分享下~~~大神就是大神 膜拜下。
金融学会会长致辞:为什么积极管理的基金越来越少了呢?
每年,JF都会发表一篇会长致辞,由美国金融学会的会长亲自撰写。文章一般都是金融研究某一个热点领域的总结,同时会点出今后研究的方向,所以也往往是金融研究者们从大师处得到指点的重要途径。今年的会长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Robert Stambaugh教授,他的致辞主要围绕着噪声投资者(noise investors)和基金管理的趋势(fund investment trends)展开。文章短小精悍,浅显易懂。噪声交易者是金融学文献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主要是不够“聪明”的个人投资者,这也是行为金融学的核心之一;基金管理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金融市场上主要投资者的投资方式和风格.....
完整笔记:
http://www.jijitang.com/note/5900
论文原文
Presidential Address: Investment Noise and Trends (会长致辞:投资的噪声和趋势)
http://www.jijitang.com/note/5893
共同基金的表现和激励
前面一篇笔记中已经提到了,积极管理的基金在整体表现是不如消极管理的指数型基金。那么大家肯定会感到奇怪:如果真是如此,那为何大家还会选择投资积极管理的基金呢?这篇论文就是希望能够为积极管理基金的长期存在提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论文的核心在于投资者的异质性(investor heterogeneity)和市场的细分(market segmentation)。共同基金投资者可以大致被分为两类(investor heterogeneity):一类是直接投资者,比如我们普通老百姓用自己的钱投资,输赢自负;另一类是间接投资者,比如经理人(Brokers)等金融中介机构,他们管理的是别人的而非自己的钱,盈利上主要取决于收费。对于一家共同基金,其投资者一般都属于两类中的一种,很少有共同基金会吸引两类不同的投资者。这样,整个共同基金市场大致上可以通过其主要客户群被认为细成了两个市场(market segmentation).....
完整笔记:
http://www.jijitang.com/note/5901
论文原文
Mutual Fund Performance and the Incentive to Generate Alpha (共同基金表现和激励)
http://www.jijitang.com/note/5899
基金经理的能力:会挑股票,还是会选市场?
可能是因为Stambaugh会长致辞的原因,本期的JF充斥着各种关于基金的论文。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是:我们怎样去衡量一个基金经理的能力呢?
大家都知道基金的表现变化无常,今年表现抢眼的基金可能明年就一蹶不振。基金的表现则主要取决于基金经理能力,基金收益与他们在不同时期选择怎样的投资组合息息相关。在先前的文献中,研究者们主要使用了两个角度来衡量基金经理的能力:第一种是挑选股票(stock picking)的能力,即投资组合中间的单只股票表现如何;另一部分是瞄准市场(market timing)的能力,即投资组合中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分配的情况。在研究这两种能力的过程中,大家都往往假设这些能力是不变的:一个注重挑选股票的基金经理不管是在经济上升还是衰退的时候都更加注重挑选股票,而非瞄准市场;一个注重瞄准市场的基金经理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也都会更加注重瞄准市场......
完整笔记:
http://www.jijitang.com/note/5902
论文原文:
ime-Varying Fund Manager Skill (变化的基金经理能力)
http://www.jijitang.com/note/5894
非金融公司的资产证券化
本文中,我们又看到了在金融危机中臭名招呼的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有不少学者认为资产证券化是2007-09年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不过,这篇论文却希望为资产证券化正名。
在这里小编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资产证券化的好处和缺点。资产证券化的好处主要在于提高了公司融资的能力,让公司在流动性较差或者信用市场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能够有别的融资方法,解决公司燃眉之急。其缺点是它可能会伤害现存债权持有者的利益,因为资产证券化使用的资产往往比较优质,流动性强.....
完整笔记
http://www.jijitang.com/note/5903
论文原文
Securitization and Capital Structure in Nonfinancial Firm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非金融公司的证券化和资本结构:实证调查)
http://www.jijitang.com/note/5898
股票期权的定价:如同彩票一般?
这是本期JF中间唯一的一篇涉及行为金融学的文章。文章所关注的是股票期权(equity option)的波动性(volatility)和回报(return)之间的关系。文章发现,在股票期权市场上,波动性越大的期权,其收益更低。这是因为投资者们有种买彩票的心态,喜欢波动性,因为波动性大的资产有更多赚大钱的可能。这样就导致波动性大的股票被投资者们争抢、价格被捧高,进而导致未来的收益较低。这一结果和金融学里面经典的CAPM或者ICAPM模型是不太一致的。在经典的CAPM模型里面,只有资产和市场回报(market return)之间的协方差(covariance)会对资产的回报产生影响,资产本身的非系统波动性并不会对其价格产生影响....
完整笔记:
http://www.jijitang.com/note/5904
论文原文
Stock Options as Lotteries (彩票一般的股票期权)
http://www.jijitang.com/note/5895
金融报告的可读性:文件大小是最可靠的标准
对于从事金融行业的人来说,上市公司定期发布的年报都是必读的文件,因为文字和数字中间都隐藏着各种玄机。不过,往往让这些金融金领们烦心的也都是这些短则几十长达千页的文件,因为读起来往往是晦涩难懂,不容易解读。这篇论文想要探讨的话题是:我们如何去衡量这些金融报告的可能性呢?
先前的文献中,已经有了一个现成的标准,那就是Fog Index。然而,Fog Index适用于比较宽泛的文件中,对于金融报告来说,它就完全失去了衡量可读性的能力。比如说,在之前Fog Index里面,corporation(公司)这种金融学中最常见的词也会被当做艰深晦涩的词。作者认为,最简单也是最准确的衡量标准是文件的大小。他们发现报告大小不仅和其他的可读性标准相关度很高,而且也体现在市场后期的反应上。那些报告比较短小精悍的公司,其股价也往往比较平稳,说明投资者和分析师对于信息的解读比较准确和稳定;而那些报告冗长的公司,股价波动也往往比较大。
论文原文:
Measuring Readability in Financial Disclosures (衡量金融文件的可读性)
http://www.jijitang.com/note/5897
总裁们的薪酬:老总们的工资里会补偿他们被解雇的风险嘛?
管理层的薪酬问题一定是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和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文献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一般的劳动市场里,因为市场竞争性强,所以工资中会补偿被解雇的风险。管理层的市场则很不一样,因为市场的流动性不强,而且因为管理层对于自己的薪酬有一定的话语权,所以其工资中不一定会补偿解雇风险。
这篇文章发现,老总们的工资里的确补偿了他们被解雇的风险。文章首先发现,那些公司和公司所处行业波动性比较大的老总们,会有更大的可能性会被解雇;这些更大的风险则带来了更高的工资;对于那些离职补偿(severance package)比较缺乏的行业,风险补偿更大;同时,对于那些更加年轻的老总们,他们的风险补偿也更大。 这一结果和先前公司治理文献中entrenchment理论不一致。这一理论认识,那些解雇风险小的老总们会去利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争取更高的薪酬。
论文原文
The Executive Turnover Risk Premium (高管解雇的风险补偿)
http://www.jijitang.com/note/5896
更多商学院论文推荐以及经济金融管理顶级期刊(AER、JPE、AMJ、JOF、JEP、SMJ等)的论文精选,欢迎关注唧唧堂,阅读、笔记、分享、互动。
唧唧堂网址:www.jijitang.com
或者订阅微信: jijitang_com ;我们每周一至周五都会推送有意思有价值的研究给大家
或者也可以关注“唧唧堂”微博 http://weibo.com/jijit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