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4 4
2014-09-05
今天听课,老师讲到超市的存在就是供给大于需求的表现。不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还是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都是供给大于需求。
因为如果供给小于需求,超市就不会存在,只要摆上东西超市就能卖光。因此超市的存在是供给大于需求的表现。
各位大大,这种说法对吗?我表示怀疑。。。
因为我觉得超市并不是仓库,并不是厂商生产的多的产品没人买而摆放在超市当中,而是因为人们又购买的需求,才会在超市里摆放商品出售。超市只能算是销售终端,是销售链中的一部分。
我的这种说法对吗?

那么超市是供给大于需求的表现吗。。。求解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9-6 10:42:51
在目前历史阶段,整体来看,通常来看,多数人是购买力不足。

是不想消费吗?是不愿意购买吗?

主要是购买力不足。

偶尔发生过,超市搞优惠活动,而发生拥挤等事故。


比较小的购买力,仍旧是购买力,仍旧是需求。
手持1元,与手持1万元,都是购买力,都是需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6 19:02:03
lmlp5221 发表于 2014-9-5 10:44
今天听课,老师讲到超市的存在就是供给大于需求的表现。不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还是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都是供 ...
我个人认为从市场营销学上来说,厂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去生产产品,最大可能的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果超市作为唯一的产品市场,那么超市所表现出来的应该是需求大于供给。然而市场出清只是微观经济学当中的一个基本假设,或者说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超市作为产品市场所表现出来的供求关系可能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或者说是一种暂时的销售现象,不能说是因为超市的存在而改变了这种供求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4 08:19:47
我认为,超市存在就是供大于求,这种说法是很不妥的。无论是超市,还是其他形式的销售者,卖东西不可能哗的一下全卖完,回想改革开放前的小商店,店里商品也存货很多,难道就说供大于求吗?再说粮食生产,全村就张三家把粮食卖了,其他人都待价而沽,很多粮食都在手里,这难道就是供大于求?这种只是从单方面来说,没有界定规模范围,没有时间概念等条件的判断是不合理的。就如楼上所说,如果就一家超市,并且没有其他销售者,那又另当别论。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商品,就单个商品而言,供求关系差异也是很大的。搞促销也不意味着供大于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4 20:27:20
我认为,老师的这个判断不严谨、不合理。原因:第一,全国不是只有一家超市;第二,超市销售的不止一种商品;第三,不能用静态结论来判别动态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