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3888 15
2014-09-12

经济学通论


    本章将讨论经济学上的需求定律,反身理论与非均衡,科斯定理,博弈论,分工与专业化,创新,货币框图分析,凯恩斯主义,萨伊定律,拉弗曲线与税收,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ZF的经济职能。

1. 需求定律分析

    本文提出价值决定价格基准,竞争决定价格波动幅度;消费者盈余决定购买量,价格决定最低消费者层次。

    消费者盈余决定购买量,需求定律函数为Q=k(b-c),其中Q为购买量,b为商品价值(消费者利益),c为商品价格,b-c为消费者盈余。消费者盈余决定购买量,k为消费者盈余转化为购买量的函数,转化函数k与购买量正相关,但不一定成比例。

    以价格和销售量为坐标,会有3种需求曲线。 分别为价升量降,价升量升,价升量不变。

三种价格-购买量曲线    

    经济学上有一条基础的定律叫做需求定律,其内容为任何产品的价格下降,购买量必定上升;任何物品的价格上升,购买量必定下降。但是在现实中需求定律遇到了挑战,需求定律解释不了股票价格上升购买量上升,奢侈品价格上升购买量上升的现象。不是价格决定购买量,而是消费者盈余决定购买量,价格决定最低消费者层次。因为大多数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是不变的,所以才会有价格和购买量的同方向变化。当消费者利益也发生改变时,价格和购买量就会出现同方向变化的现象。在文中给出了需求定律框图,并对框图进行了说明。

2. 反身理论和均衡价格论

    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提出均衡价格论,他以英国古典经济学中生产费用论为基础,吸收边际分析和心理概念,论述价格的供给一方;又以边际效用学派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基础,对其进行修改,论述价格的需求一方,认为商品的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犹如剪刀之两刃,是同时起作用的,从而建立起均衡价格论。

    在现实中,股票价格上升,购买量也上升,需求定律无法解释,并且供需曲线也并没有如均衡价格曲线那样达到一个均衡点,而是处在非均衡的状态。金融家索罗斯通过反身定理和自己的金融经历对经济学的均衡模型提出了挑战。在控制理论上有2种模型,负反馈模型和正反馈模型。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是负反馈模型,负反馈是趋于稳定的;而索罗斯的反身理论是正反馈模型,正反馈是趋向于加强,非稳定状态的。负反馈与正反馈一同构成完整的经济学模型。

3. 科斯定理

    本文将通过分析牛吃麦子的案例对科斯定理进行详尽的分析。科斯定理的本质是理性人会对资源进行最有效率的配置,即科斯定理的本质是资源配置。科斯创造性的提出了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一种广义的摩擦力。当交易费用为零,不管产权如何配置,都会达到帕累托最优;当交易费用固定,有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交易费用不固定,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不同产权配置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越小的交易费用越接近资源的最优配置。为了达到社会财富最大化,产权的制度应该是向最小交易费用的方向倾斜,即向竞争最激烈的方向配置产权。

科斯和张五常都认为市场的存在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人们进行交易不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而是为了能获得产品带来的利益。科斯只看到了交易费用对市场的影响,没有看到产品利益和其他成本对市场的影响,从而得出市场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的错误结论。市场的存在不只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而是为了促使消费者盈余最大化。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写道: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代替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

    企业的存在不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企业的存在是为了创造成果,创造消费者盈余,进而创造了购买量,最终创造了利润。

    科斯定理的本质是资源配置,所以科斯定理解释不了创新,解释不了经济增长,也解释不了经济危机。即使是交易费用无限趋近于零,市场本身也创造不出iPhone。所以说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是不对的,企业的存在是为了创造成果,创造消费者盈余,进而使社会财富最大化。

    在文中也试着阐释科斯钟情于中国的原因。

4. 博弈论

    在博弈论中有:“非零和博弈中,帕累托最优和纳什均衡是互相冲突的。”的结论。在牛吃小麦非零和博弈系统中,当交易费用固定时,是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这和非零和博弈的结论冲突。

5. 分工与专业化

    斯密分析的分工理论提高效率的原因:第一,分工专业化是劳动者的劳动技巧或熟练程度日益增进。第二,分工可以减少由一种工作换到另一种工作损失的时间。第三,分工使劳动简单化、专门化,从而为机械的发明和使用创造了条件。

    从广义动量定理Fαt=MV的角度来分析斯密所说的原因:1)劳动技巧,熟练程度的提高和机械的发明都是增加了力量F;2)减少转换时间的损失就是增加了有效工作时间t;3)劳动简单化和专门化就是力量的作用点明确,力量的方向α偏差减少,使方向α增加,增加了力量的准确度并减少力量转变的损失。所以增加了力量F,时间t和方向α和明确了作用点,成果MV会增加。

我们的目标是为了成果最大化而不是专业化,专业化只是实现成果最大化的手段之一,不要把手段当成了目标本身。

6. 创新

    在经济学上,熊彼特是第一个提出创新理论的,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没有创新,经济最终会停止发展,进入循环流转。所以,创新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最根本的动力。

7. 货币框图分析

    本文给出了货币框图,并分析了货币供应量和需求量变化对价格的影响。货币供应量增多,商品的价格上升。商品价格的调整速度快于货币速度的调整。

8. 自由经济和凯恩斯主义

    本文分析了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指出金钱数量是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原因,凯恩斯错把结果当做条件来使用,企图以投资来发展经济;凯恩斯的乘数效应也是错误的。

9. 萨伊定律,有效需求与就业量

    本文讨论了萨伊定律,需求量和就业量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就业量与需求量的分析框图,指出就业量和需求量是互相影响的。

10. 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

    经本文解释了经济危机是由反向的正反馈作用引起,经济周期是无法避免的,但经济危机是可以避免的。

11. 拉弗曲线与税收

    本文对拉弗曲线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拉弗曲线的数学方程式,指出了税收最大值的税率为消费者盈余除以2倍价格(B-P)/(2P)。分析了减税政策对于滞胀的影响,并且在文中论述了税收对于市场来说属于交易费用,阻碍社会财富达到最大化。所以ZF在税收上的政策不应该是追求税收最大化或者税收适当化,而是应该追求税收最小化,小到仅够维持ZF和市场的正常运行即可。


12. 经济分析

    本章分析了吉芬物品,水与钻石悖论,碗型曲线,市场与广义动量定理,ZF的经济职能。指出ZF在经济上主要有两项职能:一是将经济上的阻力降到零,交易费用最小化。二是提供必要的监管。


附件列表

经济学通论.pdf

大小:2.9 MB

只需: 1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经济学通论:一本书看懂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9-25 14:05:58
本章讨论了经济学上的需求定律,反身理论与非均衡,科斯定理,博弈论,分工与专业化,创新,货币框图分析,凯恩斯主义,萨伊定律,拉弗曲线与税收,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ZF的经济职能。请大家批评和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5 14:53:09
你老是发这个是啥子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5 14:54: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5 15:04:52
    对传统需求定律有3个挑战的现象,一个是投机品,比如股票证券。一个是吉芬物品,价格上升,购买量上升。还有一个是奢侈品,价格上升,购买量上升。

经济学家认为价格决定购买量,价格下降,购买量上升。而当他们在遇到价格上升,购买量上升的股票,房地产和奢侈品时,需求定律没办法解释这些现象。按照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理论:“科学理论要是有一个或几个理论被证伪,整个理论也就被证伪。”需求定律由于反例而被证伪。许多经济学家选择回避或者将其视为特例。张五常为了挽救需求定律,选择限定初始条件,这样需求定律就能符合了有限的现实情况,这比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回避行为要积极和进步许多。

张五常在《经济解释》中选择的3个限定条件:“

1)凡是直接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皆可变。

2)凡是直接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皆不可变。

3)这些在“中间”的、间接地影响需求量的因素皆可变。”

不是价格决定购买量,因为许多产品的消费者利益一般是不变的,所以减少价格,消费者盈余增多,从而购买量增多,导致购买量和价格有了直接的对应关系。奢侈品等产品会因为价格改变,奢侈品能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也在改变,此时消费者利益是随着价格变化的,需求定律就无法解释。张五常所说的租值消散就是因为过度竞争或者管制导致产品的功能丧失或无法使用。

                              

消费者盈余决定购买量。价格提高,消费者盈余(=消费者利益-价格)减少。对于奢侈品,排他性是奢侈品最重要的属性。价格提高会提高奢侈品的排他性,即提高奢侈品的属性,所以价格提高会增加消费者的利益。

即消费者盈余=消费者利益↑-价格↑

此时,因为消费者利益和价格均上升,所以消费者盈余可能上升,购买量增多;可能不变,购买量不变,可能下降,购买量减少。这要取决消费者利益与价格哪一个上升的更多。对于对于奢侈品而言,许多时候是价格上升,消费者利益上升的更多,从而购买量增多。

对于许多产品来说,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利益没有影响,按照公式

消费者盈余=消费者利益-价格

由于消费者利益不变,所以价格与消费者盈余是反方向变化的,即价格升高,消费者盈余减少,购买量减低;价格下降,消费者盈余提高,购买量上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5 15:09:42
1044 发表于 2014-9-25 14:53
你老是发这个是啥子意思
我写的书《广义动量定理与系统思考——战争、管理学与经济学通论 》希望能对大家有启发作用,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正。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
思想的碰撞可以产生更多新的思想。
如果对你造成困扰,你可以屏蔽我的邀请通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