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3275 10
2014-09-17
看了这么多年国内大学的招聘。尤其是最近田轩加盟pbcsf和谣传的白聚山加盟南开 以及目不暇接的请诺贝尔奖获得者到处走穴,更甚至是各种特聘教授,我特别感慨,国内的领导们不要再浪费钱了!

我相信大部分的留美finance phd 几乎没听过诺贝尔奖得主的讲演。因为大家都明白当一个人拿了诺奖之后,早就已经没有学术能力,还在做研究的也不可能有时间走穴。 所以没有学校会请他们来。学校请来的都是真正活跃在科研一线的学者,每周或每半个月会有一些自己愿意过来汇报的老师,完全是免费的。可是国内很多学校宁愿画上一大笔钱请一堆诺奖得主废话。唯一庆幸的事中南海的经济智囊是很聪明的,不会听他们胡诌。学校的任务应该是请一些真正符合自己档次的学者来汇报,而不是好高鹜远。

一个大学最宝贵的是assistant professor。他们是学校潜力,未来领导力的最好的保证。你会发现欧美大学里从来没有特聘教授这个职位。因为那纯粹是浪费钱,一年花几十万请个海外华人教授过来吹牛逼一个暑假,然后回去。可是真正的科研主力军讲师们却得不到无论是生活还是科研上的大力支持。这个学校已经是个空壳。北美的华人名教授是怎么来的?他们在一个大学当初从AP成长到被“国内大学挖来走穴” 正是因为北美大学对AP的高工资和优质的科研资助能够吸引到大批青年人才,成长为日后的著名学者,然后被国内大学掏钱请来。国内的大学领导们一定不要热衷于这个过程的后半段,而是前半段,即怎样能让青年讲师们过的富裕同时科研劲头抖擞,让他们成长为学校的主力军,而不是请海外华人来。

这些海外华人就是一个字,钱,尤其是经济学教授,国外基本是清水衙门,工资不高,拿到tenure之后回国大把捞钱,可以说国内的年轻讲师们的生活费很多都被他们拿走了。我看在眼里心里很难受。这些华人教授每年报税时候一般都要请人逃掉这部分税,否则数额是十分巨大的。当一个大学优待他们的讲师,才能让这个学校从内部焕发正能量。真正脱胎换骨,让他们日后成长为名师教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9-17 06:21:07
中南海的智囊是聪明的,所以宁可信《货币战争》也不信诺奖得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7 11:30:28
深有同感,培养年轻教师、给他们提供一个发展平台至关重要。但是现在很多学校的领导并不愿意这么做,他们更加关注眼前的收益而非一个教师队伍的培养。这到底是教育的悲哀还是国家的悲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7 12:01:45
楼主愚蠢,白聚山可以培养出Econometrica选手,因为他吃过猪肉看过猪跑,懂得窍门也有门路,小讲师自己都没摸过,他说的话学生根本不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7 12:21:31
要的是大牛的人脉和声誉,而不是让他们自己去搞学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7 12:25:15
在校长行政任免制度下,有几个校长会静下心来慢慢培养讲师?我party以学生运动起家的,又怎会放弃高校的控制权?在这样背景下,能够给学校招徕几名大牛,这校长已经算尽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