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大数据分析 Hadoop论坛
2589 4
2014-09-24

眼下最火的事情莫过于苏格兰和英国离婚没成这件事儿。曾经也有一部美国政治剧火得一塌糊涂——《纸牌屋》,天朝网民将其比作“美国甄嬛传”(虽然政治文明度差得太多,但是还是充分说明了这部剧的热乎程度)。一方面是《纸牌屋》制作精良,班底过硬;而另一方面你看你不知道的是大数据帮助Netflix赚得盆满钵满。
著名导演大卫·芬奇曾拿着《纸牌屋》的改编剧本,找过美国多家电视台,却没有一家敢掏钱,因为谁也说不准一部20年前的老剧是否还有市场。Netflix也有类似的担心,于是进行了“电视剧消费习惯数据库”分析。最终,Netflix发现老剧《纸牌屋》依旧是点播热门,而点播该剧的用户群,也几乎和网站上大卫·芬奇和凯文·史派西的粉丝圈重合,于是决定投资1亿美元重拍,并由大卫·芬奇导演、凯文·史派西主演该剧。



相比传统收视率统计只抽取数千个样本户,“算”出《纸牌屋》的数据库却包含了名副其实的“大数据”。这些数据源自Netflix数年来积累的数据资源。当一位用户通过浏览器登录Netflix账号,Netflix后台技术将用户位置数据、设备数据悄悄地记录下来。
这些记忆代码还包括用户收看过程中所做的收藏、推荐到社交网络等动作。在Netflix看来,暂停、回放、快进、停止等动作都是一个行为,虽然不能确定每个人没有好好看下去是因为尿点到了还是什么,但是每天用户在Netflix上将产生高达3000多万个行为,这就能说明点儿什么了。此外Netflix的订阅用户每天还会给出400万个评分,300万次搜索请求,询问剧集播放时间和设备。这些都被Netflix转化成代码,当作内容生产的元素记录下来。
为了找到分析大数据的方法,Netflix没有少花功夫。首先,千万级别的用户对网站提供的影片给出15星的评级,几年下来相关数据的总量超过百亿条。要找准用户推荐新影视剧,识别观众品位需要一个“算法”。
然而要将巨大的数据转化为生产力并非易事。长年以来,为了提高算法精准,Netflix一直举办大型比赛招贤纳士,以此拓宽数据挖掘处理能力。2005年底,Netflix曾开放一数据集,并设立百万美元的奖金(netflix prize),征集能够使其推荐系统性能上升10%的推荐算法和架构。这个数据集包含了超过48万个匿名用户对大约近2万部电影做的大约10亿次评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9-24 12:14:54
好啊好啊好啊好啊好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4 12:50:19
进来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4 14:49:08
未来,数据就是资产。有人说“用什么Hadoop,你的数据根本不够大”。我觉得说这话的人的思维还没有跟上大数据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大到企业小到个人,每个个体的数据都将非常大,比如个体化医疗(利用个体的数据来生成治疗方案),这个个体的数据都可以达到很大级别,不仅仅人类的基因、表型、每天的生活习惯....都将会变成数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5 21:42:49
什么样的数据才是最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