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在经济危机之后就成了一句口头禅,各种会议或者发言加上这个“帽子”,立即显得尊贵起来。
  听得越多,越是一头雾水。
  这个炎热的夏天,我从长三角走到珠三角,像个祥林嫂一样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地问每一个得以交谈的人:“你觉得,转型升级到底是什么?”
  遗憾的是,我仍然没有搞清楚,各种答案五花八门,纷繁复杂。
  对什么是 “转型升级”;“转型、升级”这两个词语究竟是该分开来读还是合起来理解?这些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盖棺论定式的理解。
  更深一些的追问更是不置可否,例如:在转型升级的各个角色中,中央ZF部门、地方ZF、企业、行业协会及商会等等,他们各自的作用和地位是怎样的呢?谁为主,谁为辅,谁为从?谁为断,谁又为谋?这个变化会有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显著特征将会是什么?
  唯一比较相似的一点是:各级ZF都 “说不清楚怎么去做”,而大多数正在做的企业是 “做了也说不清楚”。
以专业市场为例,针对行业普遍存在散、小、乱的现象,全国不少城市已投入专门力量进行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改造,所谓的转型升级,就是竞争力重构过程,通过重塑自我,提升核心优势,向外扩展。电商时代到来,传统专业市场无须厚此薄彼,而是理解新规则,寻找新伙伴,运用新工具,将原有业务做得更好。结合行业对零售、物流、会展、酒店、餐饮等多种业态的整合和创新特点,与电商个性化消费需求契机结合,研究推进行业向品牌化、展贸一体化、国际化、休闲娱乐等多种途径协同升级。
[1] 至2014年,已有北京、广州、佛山、宁波、郑州等主要城市都把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列入ZF本年度的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