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4292 5
2014-09-28

    从22日开始,有一条新闻让大家格外的欢乐,说的是日前,美国“亚洲鲤鱼”专家组一行,分赴中国多地,与中国多个部门和组织的专家就如何解决美国入侵物种“亚洲鲤鱼”问题进行调研考察。美国专家们不仅参观了上海水产市场和武汉的水产加工厂,还亲自品尝了红烧鲤鱼和鱅鱼头泡饼等美食,看到了中国亚洲鲤鱼消费市场的需求。

    先解释一下什么是“亚洲鲤”?其实所谓的亚洲鲤是个统称,它包括了鲤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在内的8种原产亚洲的鱼类。都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也是餐桌上很常见的鱼类。

    因此这条消息发出以后,引发众多网友的围观和支招,仅微博上的转发和评论就已经过万了,光是看评论能笑喷了。(以下评论取自@央视新闻)

    @五久:美国不懂利用资源啊,浪费可耻!烤鱼!

    @ China_Marc:在美国开一千家水煮鱼店,什么事儿都解决了。

    @阿城:纯野生!在中国价格贵的不得了,求团购 !

    @陈伟ui:最后一张图的鲤鱼好嘚瑟啊,一副你来吃我呀的表情。

    @公子小白:美国人并非不爱吃鲤鱼,而是不会吃,让他们尝尝中国厨师的手艺,恐怕会在一定程度上勾起他们对于野生“亚洲鲤”的食欲。

    为什么国人眼中的美味,跳出国门以后却不受美国人的待见?亚洲鲤鱼究竟在美国“干”了什么?

    “亚洲鲤”。他们中有些可以长到1.2米左右,体重可以达到90斤上下。每天可以吃到相当于自身体重40%的水草和浮游生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罗建仁说,上世纪70年代,为清洁水体“亚洲鲤”作为“特殊人才”被美国引进。

    罗建仁:本来是引进亚洲鲤是要吃那里的水草的,结果繁殖太快,控制不住,水草都吃光了。

    罗建仁说,亚洲鲤走到今天被嫌弃的地步,与它在美国没有天敌,以及超强的繁殖能力有直接关系。

    罗建仁:鲤科鱼类的产卵率都很高,甩出来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所以苗很多,如果水域没有在它小的时候就消耗它,一大就不得了了,那2-3代之后就是几万倍、上千倍的增长,当地鱼类竞争不过它就很难生存了。

    尽管亚洲鲤如小强一般的顽强,但俗话说“大鱼吃小鱼”,亚洲鲤也有自己最大的“天敌”,那就是我们人类,不过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专家刘焕章说,因为饮食上的习惯,在美国亚洲鲤的天敌几乎不存在。

    刘焕章:在美国成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这类的鱼身上有小刺,不像鲑鳟鱼、大马哈鱼没小刺,吃起来好吃,所以美洲人不太吃这类鱼。

    其实早在2011年,中国市场就出现过美国进口的亚洲鲤鱼,但因为中国人偏爱鲜鱼,长途跋涉的美国亚洲鲤鱼既没有价格优势又是冰冻的,所以销量一直很差。只能销往餐馆或者做成鱼丸等深加工产品。

    但是几乎没有天敌和对手的亚洲鲤鱼繁殖迅速,已经破坏了美国部分湖区的生态平衡,甚至给湖中其他生物种群,比如鲑鱼,带来灭顶之灾。一旦亚洲鲤鱼流入几乎贯穿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不仅会对美国的鲑鱼产业造成难以估计的重大损失,还会影响到全美的31个州。

    为此,美国主要水利机构打算花180亿美元修建巨型堤坝,防止“亚洲鲤”进入五大湖区。然而,砸重金、建巨坝真的能控制亚洲鲤的扩散吗?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专家刘焕章认为,可能性很小。

    刘焕章:去了美国之后,现在来看,扩散的范围比较广,也没有明确的产卵场,另外,它对水温、水流,在原产地亚洲都要求的很严格,但是在美国之后都有些变异,所以我觉得修了坝之后能否阻隔它,不让它产卵,这个我觉得很困难。本来在我们这产卵正常要求河流涨水,温度比较高,但是到美国之后它变异了,对水流和温度的要求都更宽泛了,而且在我们国家捕捞都非常密集,但是在美国捕捞强度低,所以鱼的密度很高。他们现在通过捕捞时候加工成鱼粉,加工成饲料,也许这是一个办法,但是比较困难。


缺“第一个吃鲤鱼的人”

  刘汉振:有一个观点需要澄清一下,这里所说的亚洲鲤鱼不仅仅指平常所见的鲤鱼,这是一个统称,还包括我们所见的鳙鱼、鲢鱼、草鱼、青鱼这4种鱼。这些鱼都特别能生长,抗病毒能力也很强,以至于称霸美国淡水河。我觉得,这种鱼数量多也是当地人不喜欢吃的一个重要因素。

  李明波:但也不能说因为数量多人们才不愿意吃,养牛场里的牛也很多,但人们还是愿意吃牛肉。亚洲鲤鱼之所以在美国如此泛滥,一个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人不愿意吃。我觉得这是一个饮食文化的问题。

  赵海建:其实,美国人也很爱吃鱼,只是不爱吃亚洲鲤鱼。在欧美,鳟鱼就很受欢迎。和亚洲鲤鱼一样,鳟鱼也是一种淡水鱼。美国之所以对亚洲鲤鱼这么紧张,主要是怕破坏生态威胁鳟鱼的生存。

  李明波:对,美国人吃的是鱼排,以煎、炸为主,做法和肉排是一回事。这就需要没什么刺的鱼。

  赵海建:从这个方面来说,由于小刺很多,亚洲鲤鱼显然不太适合用来做鱼排。就烹饪方法来说,亚洲鲤鱼更适合用来水煮或者红烧,这样才容易将小刺弄出来。可惜,美国人似乎不习惯吃水煮或者红烧的鱼。

  刘汉振:其实,当地人还是愿意吃欧洲鲤鱼的。之所以不愿意吃亚洲鲤鱼,一个原因可能是认为这种鱼吃的都是水里的污物,不干净。

  赵海建:有这种可能,亚洲鲤鱼也被称为水中清道夫,美国人当初引进就是为了解决水草成灾的问题。

  李明波:而且,亚洲鲤鱼是一种低等级的鱼类,价格又相对便宜,有些人就不愿意吃。另外,这种鱼吃污物,一些人出于宗教原因也不愿意吃。

  赵海建:也有心理和习惯的原因,毕竟,美国人此前甚至没见过亚洲鲤鱼,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又没有出现。

  应设法勾起美国人食欲

  赵海建:但我觉得,这种情况会得到改变。就像中餐一样,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西方人都爱上中餐了。这就是一个推广的问题,让一些手艺好的厨师做出各种花样的亚洲鲤鱼,在就餐时免费搭配一道这样的菜,勾起他们的食欲,说不定很快就受欢迎了。

  李明波:在世界各地的饮食当中,只有中国人能将鱼做得最好,这是我们的一个优势特征。

  刘汉振:有人就吐槽,说法国的地中海式的海鲜完全就不烹饪,直接生吃,或者直接烤着吃。

  李明波:对,地中海国家的渔业资源很丰富,但对鱼的处理上很糟糕。

  赵海建:黑海周边的国家也是,在俄罗斯很高大上的鱼子酱中国人就吃不习惯。

  李明波:但推广中餐鱼的难度可能比较大,美国人饮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快捷。在餐饮制作上,讲究一个程序化,无刺的鱼加工起来方便。亚洲鲤鱼价格便宜,刺又多,加工的时候人工成本就上来了。

  赵海建:这是一个技术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个出路就是将这种鱼加工成鱼丸,如果解决加工技术问题,鱼刺的问题就不用担心了。

  刘汉振:其实,也可从其他角度考虑。有一些美国人将这些亚洲鲤鱼加工成鱼饲料,我觉得这个方法不错。

  李明波:对,鳟鱼好像吃这种饲料。

  当地华人面临良好商机

  赵海建:如今移居美国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了,有不少中国人聚居地。为什么不将这些鱼卖到那里去呢?

  李明波:我觉得,因为鱼在当地饮食文化中占的地位较低,相关产业链比较薄弱。

  赵海建:这就给当地华人提供了一个商机,可以将这个产业搞起来嘛!还可以解决鲤鱼成灾的问题。我认为,美国ZF应该对此进行一些扶持,美国原本打算投入150亿美元修建大坝拦截亚洲鲤鱼,他们完全可以拿出一小部分钱来扶持这一产业。

  刘汉振:但在美国本土,这一产业应该无法消化这么多的鱼。毕竟,整个密西西比河流域都已经被这种鱼占领了,美国现在考虑的是如何阻止其进入大湖区。

  让中国吃货有用武之地

  赵海建:除亚洲鲤鱼外,入侵西方的亚洲物种还有来自中国的螃蟹,这些在中国餐桌上大受欢迎的家伙在德国和俄罗斯竟然成灾了。去年就曾有网购德国进口的大闸蟹的话题,但这一商业行为后来似乎没有成功。

  李明波:实际上,螃蟹和亚洲鲤鱼的问题是一样的,就是吃起来太麻烦,只有中餐里面适合做。但对西餐里面来说,吃螃蟹确实比较麻烦。

刘汉振:我觉得螃蟹如果能够进入中国,对中国人来说倒是蛮不错的,因为中国人爱吃。但亚洲鲤鱼又是另外一种情况,因为这几种鱼已经占淡水鱼产量的80%以上,本地已经有充足的货源,还需要进口吗?

  李明波:对,价格太便宜,运输的成本又很高,不是很划算。

  赵海建:而中国人喜欢吃新鲜的鱼。但是,无论是这次亚洲鲤鱼的问题还是上次德国螃蟹的事情,人们都会想到中国来找解法。中国爱吃这些东西,而当地数量又极多,现在就是缺少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或许,可做成红烧鲤鱼罐头和鱅鱼头泡饼运到中国来,这样,中国吃货就有用武之地了。







亚洲鲤鱼简介:http://baike.baidu.com/view/3059607.htm?fr=aladdi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9-28 10:39:30
其实美国人也很爱吃鱼,只是不爱吃亚洲鲤鱼。在欧美,鳟鱼就很受欢迎。和亚洲鲤鱼一样,鳟鱼也是一种淡水鱼。美国人吃的是鱼排,以煎、炸为主,做法和肉排是一回事。这就需要没什么刺的鱼。由于小刺很多,亚洲鲤鱼显然不太适合用来做鱼排。就烹饪方法来说,亚洲鲤鱼更适合用来水煮或者红烧,这样才容易将小刺弄出来。可惜,美国人似乎不习惯吃水煮或者红烧的鱼。文化差异,中国的大厨们很威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8 10:40:07
这个可以学习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8 10:40:11
还是有点不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8 10:53:39
记得以前看见加州把千吨橙子掉落大海, 现在看到这新闻, 只能说美国资源太丰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3 04:14:35
这个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