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一般是指货币持续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根据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可以分为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其影响差别是很大的。
通货膨胀的类型
以通货膨胀剧烈程度可以分为:低通货膨胀,特点是价格上涨缓慢且可以预测。通常定义为年通货膨胀率为1位数的通货膨胀。此时物价相对稳定,货币信用也比较稳定。急剧通货膨胀,是指总价格水平以每年20%,100%、200%的2位数、甚至3位数的百分比上涨产生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会严重扭曲经济。危害最大的是恶性通货膨胀。在最恶性的通货膨胀条件下,货币几乎无固定价值,物价时刻上涨,其灾难性的影响使市场经济崩溃。
以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类: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特点是具有自发性、诱发性、支持性。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成本提高引起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再就是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引起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输入型通货膨胀一般通过汇率发生作用。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现象。
为什么通货膨胀是个问题?
通货膨胀率如果是稳定的,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率对经济的影响会很小。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名义变量(如名义工资、名义利息率等)都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从而实际变量(如实际工资、实际利息率等)不变。这时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只是人们持有的现金量减少。
但是如果通货膨胀率不能完全预期,将会影响社会收入分配及经济活动。因为这时无法准确地根据通货膨胀率调整各种名义变量,以及采取经济行为。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在雇主与工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在ZF与公众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ZF而不利于公众,我国解放前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国民党时期发生的恶性通货膨胀,就导致了ZF对民众财富的残酷掠夺。
主要矛盾是什么?
由于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有利于雇主,有利于ZF,但是不利于债权人、工人和民众,所以公众对于通货膨胀,尤其是对于恶性通货膨胀深恶痛绝。上述的几组矛盾关系中,ZF和公众之间对于通货膨胀的不同理解应该是主要矛盾。
ZF的态度:关于通货膨胀要讲辩证法
但是ZF对此则应该持有什么态度呢?如果这里的ZF不是一个民选ZF,或者是一个只代表少数人的不负责任的ZF,不难看出,这类ZF会故意制造恶性通货膨胀,掠夺公众的财富,但是在现代社会,这样的ZF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一旦公众了解到ZF的真实意图,就离下台不远了。
一个民选ZF,一个代表社会公众利益的ZF,或者有责任感的ZF,财富并非其追求的主要目标,保持社会稳定,增进大多数公众的福利才是其追求的(或者说应该追求的)目标。对于这样的ZF而言,应该了解通货膨胀的利与弊,知道温和的、相对稳定的低通货膨胀率,能够在短期内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保持物价相对稳定,并增强公众对于货币的信心,ZF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通货膨胀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尤其是在贸易日趋国际化的现代社会,要防止(或者尽量减少)输入型的通货膨胀,避免替别人背包袱,维护本国人民的利益。这样的政策选择应该成为每个ZF实施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