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8370 11
2014-09-29
热烈欢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戴觅老师于2014年9月30日下午3点接受人大经济论坛的在线访谈活动。欢迎大家热烈提问。

提问领域:国际贸易, 发展经济学.

PS:
的问题提问者会获得50论坛币的奖励~
VIP,不止是论坛币!!!

感谢戴老师抽出时间和大家进行在线的学术交流~
戴觅,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讲师。

教育经历:
2008.9-2013.6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生 (直博) (导师:海闻教授)
2010.9-2011.6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导师:David E. Weinstein)
2004.9-2008.6  学士学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 发展经济学

讲授课程:
高级微观经济学I(研究生)
高级国际贸易(研究生)


发表论文:
1.   Mi Dai and Miaojie Yu, “Firm R&D,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Learning by Exporting”, The World Economy 2013,pp.1131-1145.
2.   Mi Dai and Jianwei Xu, “Industry-specific Exchange Rate for  China”,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21, No.5, pp. 100-120.
3.  戴觅,茅锐, “外需冲击、企业出口与内销——来自金融危机时期的经验证据”,《世界经济》,已接受
4.   戴觅,徐建炜,施炳展,“人民币汇率冲击与制造业就业——来自企业数据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13 年第11期。
5.   戴觅,余淼杰,“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之谜:加工贸易的  作用”,《经济学(季刊)》,2013(2), 第675-698页。
6.   戴觅,施炳展, “中国企业层面有效汇率测算, 2000-  2006”,《世界经济》 ,2013年第5期。
7.   戴觅,余淼杰, “企业出口前研发投入、出口及生产率进  步—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经济学(季刊)》,2011年,11(1),第211-30页。
8.  海闻、李晋、戴觅, "中国加入《ZF采购协定》国有企业出价策略研究" 《国际贸易问题》, 2012年第9期,第3-15页。


工作论文:
1. Mi Dai and Jianwei Xu, 2013, “Firm Exchange Rate Exposure and Employment Adjustment: Evidence from China.”, Revision requested a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 Mi Dai, Madhura Maitra, and Miaojie Yu, 2012, “Unexceptional Exporter Performance in China? The Role of Processing Trade”(被2013年美国经济学会(AEA)年会接受),under review
3. Mi Dai and Miaojie Yu, 2012, “Export Tightening, Competition, and Firm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The Renminbi Appreciation”
4. Mi Dai and Rui Mao, 2013, "Differential Convergence across Sectors and the Rol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Aggregate Productivity Convergence: Evidence from Chinese Provinces", under review
5. Mi Dai and Jianwei Xu, 2013, "The Skill Structure of Export Wage Premium: Evidence from Chinese Mathced Employer-employee Data", under review


参与的研究项目:
1.  2011.12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NIDO)项目: “The Untold Story: Structural Change for Poverty Reduction – The case of BRICS”,研究助理。
2.  2011.10 国家发改委项目: “中国加入《ZF采购协定》国有企业出价策略研究”, 核心成员。
3.  201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7100301), 核心成员。
4.  2007.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世界经济周期性与非周期性波动与中国经济预警机制建设”(05&ZD006), 核心成员。


学术演讲:
2014.10 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会,北京
2014.8 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 北京
2014.6 国际经济学会(IEA) 2014年会,约旦死海
2014.5 第4届CTRG中国贸易与投资研讨会,成都
2014.4 “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央财经大学
2013.12 世界经济学会2013年会,广州
2013.11 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RIETI-CASS-CESSA学术讨论会,东京
2013.10 中央财经大学实证研究讨论会,北京
2013.9 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北京
2013.7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校友学术讨论会
2013.6 中国留美经济学会(CES)2013年会,成都
2013.6清华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国际经济学研讨会,北京
2013.1 美国经济学会 (AEA) 2013年会, 美国加州圣地亚哥
2012.12 第12届中国经济学年会,济南
2012.11 届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
2012.1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2012.10 第11届全国高校国际学科贸易协作组年会,南京
2012.10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RIETI-CASS-CESSA学术讨论会
2012.10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2.6 美国发展经济学研究局(BREAD)-光华管理学院发展经济学暑期班, 北京大学
2012.6 第四届国际经济和金融学会(IEFS China)年会, 南开大学
2012.3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2.3 国际经济学讨论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2.3 国际经济学讨论班,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11.12第11届中国经济学年会,上海
2011.11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国际经济学讨论班,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2011.3 国际经济学讨论班,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


匿名审稿人:
《经济学(季刊)》 《世界经济》 The World Economy  China Economic Journal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9-29 08:30:58
坛友Ray啊Ray:
戴觅老师好!

请教一个问题。一般来说,贸易自由化(或者一般地说,交易成本和壁垒的降低)引起市场规模的扩大,会引起国外高生产率企业进入本国市场从而使得本国的低效率企业的退出,整体而言,进入市场的门槛提高了,对比封闭经济,企业需要有更高的生产率才能进入市场。

但另一方面,一个类似的现象是,现代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比如阿里,淘宝)也起到了至少在国内市场内“贸易自由化”的角色,降低了交易成本和壁垒,使得对于企业而言,市场规模也扩大了。于是出现了很多小的企业能够依托平台进行经营,一般来说这些小企业对比大企业应该是生产率比较低的,为何在这个情形下(市场规模的扩大),我们反而看到更多的低生产率的企业出现了呢?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9 12:35:24
教授,请教一个问题,中国经济学的悲哀,跟随国际,没有独创性,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学人能够把经济学这门滞后于行动的学科进行详尽的叙述,没有人能过详实的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凯恩斯叙述了罗斯福的新政使得他成为了经济学上唯一和亚当史密并入史册的经济学巨人,如果有这个人,他必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悲催。站在局外,看局里里的人昏。很多的研究在应用中没有实施,浪费财力物力和人力,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9 16:09:11
您好!有消息称,当年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过程中,罗斯柴尔德银行帮了大忙,因此有人说罗斯柴尔德家族开始布局中国,那么时至今日,罗氏在中国具有能够影响到的产业有哪些,是否会对中国的一些产业构成威胁,未来中国ZF能否把握的好,既在市场经济中充分运用其资源,又能够防范其中的风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9 19:33:45
戴老师您好,请教您如下问题:正如“罗马俱乐部”所预测的人类经济增长的极限,国际贸易是否也有它的极限?这个极限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加的,或者是随着投资增加而减少?(似乎没有相关的实证分析支持)。
我们现在看到,国际贸易的增长对于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世界贸易增长也比较乏力,您觉得促进国家贸易增长的因素,抛开政治因素不谈,除了经济增长之外,其他还有什么要素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起到明显的作用?比如技术?或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9 22:41:15
戴老师:
      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为我们解答问题,我的问题是: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对于上述的矛盾和问题,想请教您的看法,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