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5090 7
2014-10-09
       大家在阅读国内期刊时偶尔会看到“备索”,“篇幅原因,具体过程可向作者索取”等类似的字样。不知道大家看到时作何感想,反正我在一开始看到这些东西是非常地郁闷,心里默默地指责这些作者。后来自己投稿并发表了些许文章后才发现原来这些绝大多数都是编辑部出于排版的须要导致的,而并非作者的本意。

       当然,我这篇帖子的目的不是为了那些作者辩解,这毫无意义。我写这个帖子是因为我自己在当审稿人时会发现一些稿件居然也出现了上述字样,这实在是很二的行为。投稿应尽可能地让编辑和审稿人更加容易地了解你的论文,而不是模糊其词。我一位朋友就因此被退稿(审稿回复直接说如此重要的问题没有加以说明,退稿),我问他为何这么写,他却叫屈到“许多国内的权威期刊都是这么写的……”显然他们对编辑部由于排版需要对文章进行删减所呈现的文章最终形式产生了误解。

       因此特发此贴提醒一些投稿新人避免犯该错误以致浪费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0-9 22:34:02
可以写在文中但是要向编辑部提供文章的详细附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9 22:36:43
英文期刊当然允许这样写。只不过附录在提交论文的时候要给审稿人或者编辑看。

许多英文期刊的附录都是放在网络上备案的。。这既节约纸张,又可以鼓励读者去查作者的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9 23:31:23
相当好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9 23:58:03
感谢提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10 07:19:11
其实是在忽悠人。作者可能根本上没有做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